和哈維爾總統再度見面
那一天剛好是2006年5月6日的布拉格國際書展,哈維爾總統(任期
1993-2002年)在書展現場發表新書和演說。因為前一天我剛結束在捷克共和國外交部的領獎行程,湊巧又得以恭逢盛會,和哈維爾總統再度見面。
當天書展人山人海,除了演講會場爆滿之外,許多民眾從早上8點多就在現場排隊等著讓哈維爾總統在新書上簽名。書展的主辦者褡娜‧卡立諾瓦博士特別安排我和總統見面。
我趨前請安:「報告總統!我又來了!」
我以好兵帥克式的笑容和語調,再次向哈維爾總統問好致意:「總統先生,這次我應貴國外交部的邀請前來領取捷克國家之友獎,我很榮幸成為首位獲得此一榮銜的台灣人。這是2004年我們的合照照片,在此一併呈送給您!歡迎您能再度造訪台灣,更歡迎您能來我的活力文化咖啡館!」
哈維爾總統眼神一亮說道:「啊!Sommer先生,感謝你為推廣捷克文化所作的努力!」隨即在第一本新書上為我簽下他那著名的「愛心簽名」。
近年來,哈維爾總統的著作已經先後在台灣發行了華文版,例如《無權力者的權力》、《政治再見》、《獄中書──給妻子歐嘉的信》、《哈維爾戲劇選》等等。想了解20世紀後半葉捷克史與捷克現代文學的朋友們,這些都是絕佳的首選,也感謝哈維爾總統長年以來對於世界人權與人道主義的持續關懷!
不平凡的小鎮糕餅師
筆者首次造訪位在摩拉夫斯基‧庫倫諾夫鎮的慕夏美術館時,很幸運在火車上結識了當地的居民布勞能先生,因當時整個車廂的人都好奇地打量我這名東方人,在語言溝通不易的情況下,我乾脆把自己得獎的外交部公文秀給大家看,瞬間在小火車車廂內響起了一陣掌聲。
他們推舉了會說德語的布勞能先生來詢問我是否需要協助,我說明此行來意後,就在布勞能先生帶領下造訪他們這個純樸的小鎮。
布勞能先生的住宅就在慕夏美術館附近,因此他先熱情地邀請我和他們共進午餐,然後再去美術館參觀,並且要我參觀完之後再回他們家一起喝下午茶。對於獨自出門在外的旅人來說,這真是一種上天的恩賜,當然會格外珍惜這種難得的際遇!
再次返回布勞能先生家時,發現他們家除了滿屋子整理得井然有序的歷史和文化專書之外,還有擺滿桌子的美味糕餅和咖啡。
原來他是鎮上的糕餅師傅,滿桌的糕點都是他親自烘焙的。他也收集了這個小鎮的許多歷史照片,我專心聆聽他娓娓道來幼年親身經歷的故事。
他們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更絕妙的是他還兼任了鎮上兩座教堂的管理員,當天還恰巧遇到另外四位來自波蘭的神父們,他們的教會是在二百年前由此地分派出去的,所以他們回到這裡來溯源尋根。
在布勞能先生的盛情邀約之下,我又得以參觀鎮上的兩座教堂,並且生平第一次彈奏了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管風琴。他們夫婦倆熱情地招待我這位外國來的陌生人,真是讓人十分地感動。想起這多年來在各國鄉間旅途中也經常遇到許多熱情又純樸的人們,我衷心祈願他們信仰的上帝,賜福給這些可愛又善良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