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因應一百零三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今年上國一的學生,三年後不必考基測,考試不再領導教學,學校評量方式也要轉型,不再是紙筆測驗的天下。教育部委託心測中心訂定多元評量準則,已初步確定,原則上,分為五等第:「優、甲、乙、丙、丁」,最快今年底、最慢明年寒假前公布五等第評量標準。
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認為,國一學生不要考基測,國中老師沒有理由配合基測題型(以選擇題為主)進行教學與評量,而應改用多元評量方式,把不同學生的學習成果描述出來。
但她也強調,紙筆測驗不一定就不好,只是有些多元能力,例如說話表達的能力、實際操作的能力,紙筆測驗是測不出來的。
曾芬蘭說,多元評量最大挑戰在於,這個社會是否已建立信任老師的文化。尤其是非紙筆測驗,容易因評分老師不同而產生差異,讓家長和學生覺得不公平。
為了克服家長和學生可能不信任老師的問題,心測中心已廣邀各領域老師與專家,包括: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等,陸續開會研商多元評量標準,仿照基測寫作測驗分六級分的評分標準,以取得最大信賴公約數。
曾芬蘭表示,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不採計國中在校成績,正是實施多元評量的契機,希望不要教出只會答選擇題,不會思考和創意想像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