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遠東集團董長徐旭東表示,政府政策沒有決斷性、沒有執行力,「很快就會差韓國一萬步」。
徐旭東的意思應是沒競爭力,而且是針對經濟,但政策沒有決斷性、沒有執行力,不僅是經濟,教育也是如此。
南韓教育科學部本月初宣布,將節制政府對大學的補助,和學生學貸比例方式,將切斷評比不良的大學金脈,最終目標是把辦學不佳的大學退場。
教育部官員對此表示,國內也正朝此方向走。
可是,吳揆昨天在中央研究院國內院士季會演講時,對台大校長李嗣涔大學學費應合理調漲的提問,回應表示帶回去研究,如果能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找調漲學費的基礎,也許可溫和的調漲。
台灣廣設大學後,形成良莠不齊,更出現超低分就可上大學的誇張現象,有識之士大聲疾呼要建立退場機制,教育部也說將要朝此方向走,但至今卻只聞樓梯響,如今吳揆要研究大學自行調漲學費,好讓大學順利推動校務,豈不宣告建立退場機制無疾而終?
這雖可能不是為大選,但卻沒有想到若大學素質不佳,怎可能培育好的人才,怎會有競爭力?顯示政策沒有決斷性、沒有執行力。
其實,如果政府為國家、人民著想,能堅持做對的事,擺脫既得利益團體遊說,及選舉框架,不是不能改善政策沒有決斷性、沒有執行力的缺點,就看當政者有沒有膽識了。韻如(新北市/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