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台灣最激烈且嚴肅的辯論是「九二共識」與「台灣共識」,這幾天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台灣加油讚」執行長金溥聰訪問美國,所到之處引發騷動,連美國政壇都為之側目;雙方辯論的主角就是「九二共識」與「台灣共識」,但唇槍舌劍幾番,仍然讓美國人霧裡看花,連國人都霧煞煞。我們認為國人應有下列四點「共識」。
第一、正如前副總統呂秀蓮所說九二年確實兩岸雙方有達成某種「東西」。這個「東西」稱為共識也好,或是默契、默許、精神、諒解、認知等皆可。九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官方授權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談什麼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用「一個中國原則」來談,所以九二年三月兩會首度在北京進行兩項極簡單的工作性商談,就因為海協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導致海基會退出商談。所以民進黨人士心知肚明,如果九二年沒有達成某種「東西」,絕不可能有九三年的辜汪會談,其實這是兩岸交往的「基本常識」。以民進黨精英的智慧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卻為了選舉一直不肯承認,只有呂秀蓮女士敢說真話。
第二、民進黨何必為十九年前的「東西」鬧得沸沸揚揚,民進黨如果不喜歡「九二共識」,當然可以負責任提出自己新的大陸政策或主張,如果執政當然可以廢除「九二共識」,另與大陸進行協商。所以何必浪費如此多的時間與資源去硬掰「九二共識」不存在,在「九二共識」的陰影裡打轉。
第三、蔡英文主席提出了「台灣共識」,就是前進負責的作法,不再陷在「九二共識」的泥淖裡,而走出自己的兩岸主張。選舉本就是以政策取向與訴求來爭取人民的認同。但是因為兩岸彼此在經濟、文化、教育、宗教等各領域都有極深入的往來與交流,彼此影響甚為深遠,所以「台灣共識」的內容為何?至今只有名稱而未見實質主張,因此蔡主席應該早日將「台灣共識」的理念內容有完整清晰的說明,才能解除國人心中的疑惑。
第四、無論是「九二共識」與「台灣共識」,或是其他的大陸政策主張,基本上必須明白兩岸走到今天已經不能走回頭路了,和平接觸與善意交流已經是民間共識;互信互利與理解尊重,是兩岸政府的共識,因此所有的大陸政策主張都應該以「建立互信、求同存異、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為主軸,這個方向為兩岸人民所樂見,也為國際社會所稱道。因此蔡英文主席提出的「台灣共識」,在理念上也應以此為中心。
最後,實在不必再去爭執「九二共識」與「台灣共識」那個是以台灣人民的福祉為優先。既然出來競選總統,懷抱的第一理想就是應以台灣人民的福祉為優先,難道會以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福祉為第一優先嗎?這是很可笑的主張,但是在台灣卻永遠是第一名的口號,這是一種病態,一種亂貼標籤的政治鬧劇,在民主先進國家從未見過總統選戰天天在質疑候選人對國家的忠誠度。所以讓我們理性的面對兩岸關係,負責的提出政策主張,布展出一場高格調的選戰,這樣台灣才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