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媽祖遶境 走出一條新香路

林明德 |2011.09.19
2434觀看次
字級

編按:彰化縣政府為慶祝建國百年暨百年全運在彰化,擴大舉辦媽祖聯合遶境祈福活動,自二十四日起陸續展開「媽祖信仰學術研討會」、「民俗藝陣—獅陣.跳鼓陣大車拚」、「彰化縣媽祖遶境祈福」暨「彰化國際戲曲節」四大主軸活動。以維護民俗藝術,傳承民間藝人之精湛技藝為宗旨的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亦參與這項民俗盛事,本報邀請該基金會董事長林明德,與讀者分享「二○一一彰化縣媽祖遶境祈福」的意義。





文/林明德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在台灣的民間宗教中,媽祖信仰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信仰區域廣闊,而且信徒眾多,堪稱台灣宗教的奇蹟。媽祖祠廟遍布台灣各地,被列為古蹟的就有二十二座,使媽祖信仰與台灣人文密切相連。

台灣的媽祖廟,每年進香活動約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神明誕為高潮,俗稱「迎媽祖」或「瘋媽祖」。例如雲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台中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苗栗白沙屯媽祖進香……等,其中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跨越中、彰、雲、嘉四縣市,為期八夜九天的活動最為壯觀,香客信徒一路相隨,鑼鼓陣頭喧囂,煙火爆竹齊放,號稱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文化豐富 整合民俗資源

彰化文化底蘊豐富多元,彌足珍貴。五年前縣府有意整合民俗資源,特別敦聘學者專家成立籌備委員會,委員會決定推出彰化媽祖遶境的新香路。

籌備會議上提出四點建議:一、宜與每年三月神誕有所區隔;二、選定農曆重陽節林默娘得道昇天,舉行彰化媽祖遶境賜福活動,以彰顯神恩普照;三、十二鄉鎮市宮廟七天接力,典禮由起駕、駐蹕、朝聖、頌讚、成道、祝聖、祝獻、聯合祈福,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儀;四、新香路宜結合鄉土特產、傳統戲曲與文創思考,再造廟會新契機。

連續三屆的遶境活動,不僅凝聚十二座宮廟的向心力,也整合了地方文化資源,締造媽祖廟會的新境,更走出一條人神共構的香路。今年縣府有意擴大深化活動內涵,活動主軸為彰化縣媽祖信仰文化祭,涵蓋三個面向,即:一、民俗藝陣─獅陣‧跳鼓陣大車拚;二、彰化國際戲曲節;三、媽祖遶境賜福。

前二者屬於整合民俗藝術的工作,彰化藝陣多元,文陣武館盛極一時。這次特別敦請藝陣研究知名學者吳騰達主持藝陣大車拚,透過台灣獅、醒獅與跳鼓陣的全國競賽與觀摩,既可呈現陣頭文化,更可提升藝陣品質;獲得競賽入選的團體,將配合媽祖遶境,作定點表演。

中西戲曲 激盪智慧火光

至於國際戲曲節,則由資深戲曲學者曾永義負責規畫,概括動態與靜態,其特色兼具傳統與現代的反思,在地與國外傳統戲曲藝術的對話。期望在「南北管音樂戲曲館」的基礎上,建立國際傳統戲曲觀摩與交流的平台,這次特別納入「南管整絃」與「北管排場」,藉著系列的活動,累積傳統戲曲資源,樹立傳統戲曲的新地標。

戲曲學術研討會二天六場,包括大陸、南韓、印度、越南、日本與國內學者二十多位精英,進行學術性的探索,透過對話以激盪出智慧的火光。國外傳統戲曲表演有日本、印度、南韓、印尼、越南、新加坡與大陸等七個優質團隊,精采可期。除南北管演出、布袋戲大匯演、歌仔戲研習外,更安排明華園總團於駐蹕寺廟廣場演出《周公法鬥桃花女》、《薛丁山傳奇》,將活動推向高潮。

彰化縣媽祖信仰文化祭以林默娘重陽節得道昇天為訴求,內聚宗教、民俗、戲曲、陣頭、鄉土特產、文化創意等元素,成為一條豐厚多元的新香路,並引領大家重新認識媽祖信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