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兒童肥胖會造成嚴重健康問題,愈小肥胖將來會愈肥胖,而小時候就肥胖者的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罹患率,都比成年後才肥胖者來得高,且肥胖會影響孩童內分泌,造成提早發育,醫師呼籲民眾重視肥胖問題。
從小就是胖寶寶的劉小弟目前就讀國二,身高一百七十五公分、體重一百零八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達三十五。媽媽擔心他體重過重,到醫院求診後發現,孩子不但高血壓、高血脂,並且出現肝功能異常。「叫他少吃一些宵夜、點心、炸雞,可是他都在外面自己買,我也管不到。」劉媽媽無奈地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揚卿表示,孩童肥胖已成為嚴重的健康問題,約百分之三十的肥胖成人,兒童期就是胖子,兒童愈早肥胖,就會愈肥胖。
陳揚卿說,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近兩年調查發現,台灣學童體重過重者達到百分之三十二點七。由於脂肪細胞數目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嬰幼兒期和青春期是人體細胞分裂增殖最旺盛時期,一旦脂肪細胞大量增加,未來想減肥,只能努力減小脂肪細胞體積,無法減少數量。
陳揚卿表示,孩童肥胖防治應由母親懷孕期開始,避免孕期體重增加過多、避免早產並哺餵母乳。
對於學齡前兒童,陳揚卿建議應建立兒童健康飲食習慣,均衡飲食,維持愉悅的吃飯氣氛,不要拿食物當獎賞,或因為小孩不吃就處罰他。
另外,家庭應養成兒童定時、定點用餐習慣,不要忽略任何一餐,用餐時不要看電視,避免不必要的甜食、高油脂食物以及飲料;學校應讓學童固定運動,福利社減少糖果和餅乾的販售,並鼓勵孩子走路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