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陸女教師因生活窘迫,在部落格寫道「寧可為妓,絕不為師」,這兩天在網路引發熱烈討論。
如果只以道學、道德觀批判,意義不大,因為不只是中國大陸,台灣亦是「向錢看」,報章雜誌類似的新聞或事件,可說是汗牛充棟,而「一文錢逼死英雄漢」,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屍骨」等現象,也層出不窮,「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幾成了市井小民的口頭禪。
換言之,不能只責怪世俗的現實,須由上而下的風行草偃,才能端正社會正確價值觀。
如果兩岸權貴富人及名流能多做公益、慈善活動,或以獎勵或獎助等方式,鼓勵向上的窮苦大眾與學生,乃至倡導「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的價值觀,不以奢靡享受作為「尊貴」的價值觀,甚且唾棄類此幼稚的炫耀,才有助端正風氣。
譬如力行儉樸生活,或像世界富豪級人物,不以避稅才捐巨款扶助弱勢及貧苦大眾,將電腦免費提供落後地區貧苦學童,並派人教學,就是「教人使用釣桿」的脫貧之道。
總之,如何撥亂反正,及如何端正錯誤的價值觀,只有透過媒體輿論,不斷鞭策督促,要求上位者、權貴、富商、名流等積極擔負改善風氣的責任,才能標本兼治,否則說一套、做一套,甚至做了負面示範,那麼再多的苦口婆心,亦事倍功半。
孝佛(台北市/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