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許多慢性病患,有減輕症狀或治療效果,尤其是跟「肥胖」有關的代謝症候症。今年五十九歲的陳阿嬤,多年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壓病史,還有退化性關節炎,過去一直不敢運動,體重愈重,病情反更不容易控制,直到二個月前,加入新店耕莘醫院的水中有氧課程,一個月減掉五公分腰圍,體力變好變健康。
受體委會運動發展基金補助,耕莘醫院六月底開辦全國第一個「水陸雙軌運動復健課程」,帶著十八位代謝症候群病友,一起進行水中有氧運動、韻律性呼吸及水中伸展等運動。
原本在家都一直睡,現在感覺精神好很多! 二個月下來,陳阿嬤不但原本一百零九公分腰圍,減了五公分,連血糖、血脂和血壓都明顯改善,現在每周固定下水,目標要瘦回女性腰圍標準值的八十公分。
耕莘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鍾明敏表示,水中有氧和游泳不同,基本上是保持頭部在水面上,以垂直的姿勢,在水中進行全身性的有氧運動,藉由水的浮力,持續穩定的阻力,幫助體重普遍過重、無法從事跑步等陸上運動的代謝症候群病患達到運動效果。
水中有氧衝擊低,對關節壓力小,不會造成肌肉傷害,根據糖尿病醫學會估算,平均減少百分之七的體重,血糖控制變好,服藥劑量也能減少。
鍾明敏建議,水中有氧要真正達到運動效果,每周最好三次、一次三十分鐘,且心跳要達到每分鐘一百三十下,不能光泡水,要有微喘感覺,糖尿病、三高患者和退化性關節炎病患都適合從事。但有冠心病史者,因血管收縮容易引發心肌梗塞風險,最好避免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