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及大陸無預警升息影響,台股昨天大跌兩百一十五點,加權指數一舉跌破六千五百點,不但讓數百萬投資者恐慌,連外資也有「落跑」現象,政治動盪成為台股最大阻力。
國內經濟問題政治化日益嚴重,台灣在許多經濟領域都累積了大量的危機因子,筆者觀察台灣經濟和股市有個不祥的預感,在台灣沒有經濟問題不政治化,也沒有政治問題不經濟化日益嚴重下,如果再不能聚焦經濟,台灣經貿將會進一步邊緣化,並隨時有經濟危機集體爆發的可能。
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召開後,台灣經濟並沒有如執政當局預期的重新聚焦,相反地,外資持續出走、台商捨台灣股市就香港,這次台股好不容易漲了近半個月,昨天一次跌回起漲點,就是證明。
基本上,每當有政治動盪、兩岸關係僵持及經濟停滯,天時地利人和都會產生問題時,若執政者調子愈低,結果就會愈好,可是執政團隊不但無法面對問題,找出解決之道,竟然妖魔化反對者,使出「圍魏救趙」的慣用伎倆,企圖脫罪,其戰術是嚴肅問題庸俗化、理性問題情緒化、實體問題抽象化、價值問題虛無化,這種戰術除了自欺欺人、妄自尊大,執政者得到阿Q式的精神勝利外,對台灣經濟毫無助益。
因為有太多的政治不確定因素,再樂觀的人也不會對台股有太大信心,一位睿智的領袖會適當地選擇固執與屈從,但台灣的執政者選擇卻反其道而行,在該固執地拒絕時卻選擇了屈從,而該從善如流時卻又選擇了固執。
台灣作為一個政治和經濟實體,無論是從全球還是地區戰略的角度,都需要建立以自身為核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台港澳和中國雖分屬三個單獨關稅區,但又是互為重要的貿易與投資夥伴,因此兩岸四地的經濟一體化格局事實上已初步形成,所以台灣經濟問題的關鍵在於,治國無方的執政當局是否能放經濟一條生路,去除人為不當的政治因素,在商言商地持平作出決策,台灣經濟和股市才有明天。
潭龍(北縣新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