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 台博館勇者再現

郭書宏 |2011.09.07
136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電影《賽德克.巴萊》即將上映,為讓民眾對賽德克族母文化的精髓產生共鳴,台灣博物館即日起推出「勇者再現:賽德克.巴萊典藏展」,將展示出該館所珍藏霧社地區賽德克族勇士的武器、服裝飾品、宗教文物等等,希望以「物與文化」的角度,來彰顯賽德克族傳統價值觀的核心要素。

電影《賽德克.巴萊》重現賽德克族一九三○年策動的「霧社事件」,該事件寫下台灣抗日史中最慘烈的一頁,台灣博物館典藏賽德克族文物約七十多件,配合電影熱潮,台博館精選二十八件館藏文物,呈現賽德克族的「勇士文化」,展陳的一把佩刀,據說可能是霧社事件中的花岡一郎所有。

台博館典藏管理組研究人員吳佰祿表示,賽德克族橫跨南投縣、花蓮縣、宜蘭縣境,而以南投縣仁愛鄉東部濁水溪上游流域為其原始領域,霧社鄰近地區尤為族人拓墾的核心,為通往四方原住民各族的鎖鑰,這種複雜的族群生態也使族人基於維護生活領域需要,極為重視男性英勇善戰能力,成為名符其實的「勇士之鄉」。

「馘首(獵首)組織及行動,是往昔賽德克部落共負榮譽精神的體現。」吳佰祿表示,賽德克族相信死後可以跨過祖靈橋─「彩虹橋」與祖先相會,其中「馘首」文化最為特殊,也發展成相關系列的服飾,死後常成為陪葬品,代表每一代勇士書寫屬於自己英雄傳奇的象徵。

這次展覽有三把賽德克男子的佩刀,刀面雕刻與刀鞘前端垂飾,為彰顯勇士的身分地位;賽德克族以高超的紡織技術聞名,本次也展出七件勇士服裝,其中一件貝珠衣為族人最貴重的禮服,由於衣飾點綴的細小貝珠十分珍貴,只有獵首功績顯赫的勇士才有資格穿著貝珠衣。

「勇者再現:賽德克.巴萊典藏展」即日起至十月三十日,於台博展覽館大廳展出,館方即日起亦展出「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至九月十二日止)、「貝殼之美」特展(至九月十二日止)等,相關展覽活動詳情,可上台博館網站查詢,網址:http://www.ntm.gov.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