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幾個大城市三日晚間舉行大規模「社會正義」遊行,超過四十萬人上街抗議房價和物價高漲,創下以國民生計議題抗議人數紀錄。民眾要求政府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通貨膨脹。
以色列民眾七月間就開始類似抗議活動,三日人數再創新高。媒體報導,特拉維夫遊行人數超過三十萬,另有約四萬人在耶路撒冷總理官邸附近抗議。海法、埃拉特、赫爾茲利亞等城市也分別有數萬人上街頭。
以色列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大,目前失業率約百分之五點五,但財富集中,有工作的「窮忙族」增加。薪水跟不上通膨腳步,稅負又重,以色列中產階級叫苦連天。
新華社報導,二○一一年第一季,特拉維夫一間四房公寓平均售價達二百四十七萬謝克爾(約新台幣一千九百八十二萬元),比去年同期上漲達百分之十二點三。而以色列中央統計局今年三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民平均月薪八千九百九十六謝克爾(約新台幣七萬二千二百元)。很多大學畢業生、退伍士兵、年輕夫婦無力買房子。
以色列二○一○年六月到今年六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百分之四點二,超過政府設定的百分之三理想上限。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七月底曾推動立法,簡化新建住宅和土地審核手續、改革房屋管理機構,緊急修建小戶型公寓,並承諾為五歲以下兒童提供免費教育。
但示威者對政府方案並不滿意,呼籲在社會福利系統、稅收體制等方面實行更深入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