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虐養神豬連署 改變舊有陋習

阮愛惠 |2011.09.04
76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阮愛惠報導】每年農曆七月,全台客家義民廟展開祭祀活動,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神豬競賽屢遭動物保護團體發聲抗議,但總被各地義民廟與清水祖師廟信眾,以「不是客家人不懂客家文化」、「不要惡意打壓客家傳統」等理由反駁。

今年情勢大有不同,八月上旬,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號召下,兩百多位客家大老與學者發起連署,籲請停辦已經變質且不合時宜的神豬比賽,發起人包括作家鍾肇政、李喬、曾貴海;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徐正光、副研究員丘延亮;政大公共行政學系、前中央客家學院院長江明修;台大法學院副院長李茂生;聯合大學客家學院副教授林本炫;新竹教育大學退休教授范文芳、吳聲吉;聯合大學客家學院助理教授涂金榮等人。

李喬多年前就提倡廢除神豬重量比賽,但文化界有人以「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的說法捍衛「神豬比賽」而未成功。李喬認為,其實義民爺具有「保鄉衛民、教忠教孝」的高貴神格,反對虐養行動的訴求,不是要廢除祭禮,而是希望祭典領導者思考如何加以改進,使之人道化、藝術化、多元化。換言之,應該廢止的是「比大比重比肥,讓動物受苦受難」的方式,轉而以「比美、比創意」的活動來豐富祭典,讓義民信仰發揚光大。

客家研究專家林本炫則指出,過去許多人不斷強調飼養過程會讓神豬「吹電扇、掛蚊帳、按摩…」等所謂備受禮遇的說法,根本不值一駁,因為沒有生物會願意被關在一個動都不能動的地方。由於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可說已達極致,祭典或儀式反而應該強調精神的聯想,用鮮花、淨水來供養神明,更能凸顯義民信仰的意義。

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鍾淑姬指出,過去肉食難得,一年一度的「殺大豬」不僅是節慶,也是將豬肉、豬油分享親友的大事!但現在物資充裕,平常肉食已太多,更何況動輒超出正常豬體重六、七倍的神豬肉,從營養觀點來看並不健康!此外,神豬在祭祀廣場前經過高溫曝曬,肉品安全與衛生著實堪慮!她主張廟方應重新省思神豬比賽的意義。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張世賢則指出,義民祭典應該避免「庸俗化」,特別是「神豬比賽」目前都已跟「脫衣舞」結合,實在有檢討的必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