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宋琬 瘦骨秋流征人淚

簡文志 |2011.09.02
1487觀看次
字級

宋琬(1614-1674),字玉叔,號荔裳,山東萊陽人。清順治三年鄉試副榜,四年進士,七年陷獄,八年出獄。與施閨章齊名,譽南施北宋,清劉執玉《國朝六家詩鈔》選宋琬、施閏章、王士禎、趙執信、朱彝尊、查慎行為清初六大家,與施閨章、丁澎、張譙明、周茂源、嚴沆、趙錦帆為燕臺七子,時人推為詩人之雄、東海偉人,父宋應亨、兄宋璜,亦名響當時,有《安雅堂集》及《二鄉亭詞》。順治十一年任隴西右道僉事,秦州地震,宋琬撫民賑災,傳為佳話。

見〈初秋即事〉的驚惶憂憤:「瘦骨秋來強自支,愁中喜讀晚唐詩。孤燈寂寂聽蟲寢,秋風秋雨總不知。」首言秋氣初上,強撐病體,誦讀唐詩以拂愁。「瘦」「強」的氣息對比,見其意志堅強,「愁」、「喜」的情緒流動,示其亂世堅持。續言萬籟靜寂,孤燈明滅,秋蟲寢眠,秋雨秋風憑添中夜氛圍。一般而言,晚唐指唐文宗李昂至哀帝李祝,共約八十年,朝廷廢敗,宦官擅權,朋黨傾軋,藩鎮割據,黃巢舉亂,民不營生。宋琬以晚唐喻明末,歷史重演,此心共慟,夜晚風雨來臨,不若國仇家恨令人激切感慨。

另,〈江上阻風〉仕途險阻的無奈:「睡起無聊倚舵樓,瞿塘西望路悠悠。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首言船行江上,倚樓遠眺,瞿塘峽水路綿長無盡,此刻心情百無聊賴,倚舵樓更形重要,是唯一的仰望,故附攀於此。瞿塘峽,亦稱夔峽,西起白帝城,東至巫山,長八公里,雄險壯闊,與巫峽、西陵峽合稱長江三峽,杜甫〈長江〉詩:「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宋琬行舟瞿塘峽,江風削面,水勢駭人,暫時阻留,倚樓四眺顧。後兩句寫景喟己,瞿塘山險,長江湍急,對比自己行路艱難,何處是歸人短亭。從瞿塘峽豪險景色,暗喻仕途崩阻,對照清順治七年的遭誣下獄,再回首已是風中殘燭。「長江巨浪」具有夸飾的驚險效果,又擬人成「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以夸飾呈現時間瞬逝,江上風景磊疊成抑鬱胸懷,深沉悲痛,無法掂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