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市場上興起預購風潮。根據超商業者估計,今年的月餅預購業績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的年增率,整體市場商機二十億元。消基會隨機搜集十五家推出月餅預購的商家型錄,發現取貨資訊、營養標示、商品內容等資訊記載全數不完整,另有七家業者訂定對消費者不利的條款。
調查樣本包括便利商店、連鎖咖啡館、烘焙麵包店與飯店等。消基會依消費者在下單前想瞭解的六大資訊—「預購優惠期間」、「取貨日期說明」、「取貨地點說明」、「月餅商品內容物口味、重量與數量」、「營養標示」、「其他不利約定」檢視。在口味、重量與數量部分,僅有五家業者完整標示;各種月餅的營養,僅有新東陽一家業者完整標示。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進一步指出,全家便利商店與酷聖石冰淇淋還明載:「圖片僅供參考、商品以實物為準」;新東陽、Mister Dount、一之軒與聖瑪莉,約定「本公司保有更改活動(條款)之權利」或「產品價格(或包裝)若有變動,以門市為準,不另行通知」。也就是說,業者可以隨時變更各種出售條件,而不需要事前徵得消費者同意。此皆為業者單方面所擬而未經由雙方合意,消費者可拒絕受其限制。
蘇錦霞指出,這種先付費、後領貨的交易型態,應視為預付型消費,卻無履約保證機制,若發生財務危機甚至無預警歇業,消費者將求償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