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窯磚胎的茶壺,是台灣本土自製茶壺裡,最具代表的產品。傳世品以落有「東陽出品」的款最出名,該壺通體手拉而成,彰顯出拉坯特質,同時磚胎壺又有泡茶遇熱通體轉紅的奇異和美感。
東陽壺昂首抬頭
「東陽出品」日據時代出了名,後來埋身在老人茶座館裡幾乎被人遺忘。等到台灣本土熱昂首抬頭,才受到茶友的重視。連帶壺價也出現收藏熱而火速翻升。
「東陽」,係磚窯公司之名,日據時代出品,當時由日人主導經營,台籍陶工負責生產製壺。最大特色是:取材自南投陶土,並放在當時的磚窯中進行燒製。採取的塑燒溫度不到一千度,故有「磚胎」之稱。
磚胎壺,加上未高溫燒製,這類壺體本身的吸孔率較高,傳熱性不及密度高和高溫燒成的宜興紫砂壺。品茗時,用來泡半發酵茶發茶性不是頂好;針對重焙火茶、陳年茶,卻有溫潤茶湯的宏效。
我在地攤用五百元買回一把無蓋東陽缶,用了十年。每回用它,它都發揮去焙火得溫潤茶湯的效果。
化苦為甘神妙感恩
我將熱水注入壺體,看見壺的通紅,又能去除茶葉因焙火造成的燥熱火氣,東陽缶帶來的不是殖民的破殘記憶,而是一股化苦為甘的神妙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