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六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畢卡索「立體主義」的影響,瑞士出現了「達達主義」,義大利出現了「未來主義」,俄羅斯出現了「構成主義」,世界各地的現代藝術風起雲湧,沒有想到,畢卡索卻又回到了古典。
他這一段時間為巴黎的俄羅斯舞團設計舞台布景,愛上了舞者歐嘉(Olga),一九一八年兩人結婚,陶醉在新婚的甜蜜幸福中,在法國最南方的海邊別墅度蜜月,他畫下了畫商羅森貝爾格的太太和女兒的肖像。回到這麼古典優雅的畫法,也讓迷信現代藝術的人大吃一驚。畢卡索是忠實於自己的創作者,新婚、度假、海洋、南方的陽光,都讓他有一種幸福感,他沒有重複使用「立體派」尖銳撕裂的幾何畫法,古典的溫柔優雅重新出現在他的筆下。
古典與現代在畢卡索身上並不衝突,畢卡索開創「立體派」,大家都在學習模仿,畢卡索卻並不迷信「立體派」。好的創作者並不眷戀已經有的成就,他大膽再一次超越自己,忠實於自己當時的感覺。
「世紀大師畢卡索」特展,在歷史博物館展至九月十八日,歡迎參觀。
詳見官網http://picasso.ishow.gm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