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速的南瑪都颱風,氣象局預報除了會登陸,也將造成數天的影響,可是在過去兩天的星期例假,從媒體報導可看到,中央到地方政府有關人民的安危、民生所需的應變措施,處理有如慢郎中。
以停課及停班為例,停課與停班除了攸關安全,也關係家長如何安排孩子,教育部十分關注,因事權由地方決定,只能希望各縣市及早宣布是否停課,但預測颱風今天就要登陸,可是有些縣市並未儘早宣布是否停課與停班,有的只宣布停課,官員以為家長不必準備,拖拖拉拉未決定,難道又要把學生及家長當夜貓子?
其次,在民生所需的青菜供應上,媒體報導受到颱風預期心理影響,菜價已上漲,大賣場葉菜類進貨量是平常的四倍,價格還能壓得下來,但傳統市場卻相反,「大陸妹」更漲了一倍,可是,看到卻是官員保證可買到便宜的釋出青菜,但家庭主婦的危機處理永遠倍速於官員,冒著豪雨提前到菜市場掃貨,為何只要有颱風,菜蟲就哄抬價格?
此外,農家在颱風前搶收中秋應景水果文旦,人手不夠到學童都去幫忙,農民還擔心採收不完,政府應以助割模式,動用國軍等人力資源協助,除了降低農損,比漫天喊價的老農津貼更有意義,也可避免到中秋時造成高價,引發民怨。
各級政府做到了這些貼近民心的措施嗎?不但沒有,還被颳出原形,各級政府發條有待上緊。
田闐(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