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公布十二年國教試辦計畫,將以團體討論、口頭報告取代小考,考評分數擬將百分制改為五等制,逐漸讓紙筆測驗走入歷史,並聲稱這一步勢在必行。
筆者認為有待商榷。據北市教育局的說法,改用口頭報告等方式,主要是扭轉「考試領導教學」觀念,但就台灣考試模式來看,學生還是習慣紙筆測驗,突然大幅更改,能否達到效果,令人質疑。
尤其試辦不具約束力,若國中不願照做,也不會受懲罰,若各校各行其是,學生成為實驗者,反變成制度的犧牲品。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教授對這項政策,提出反對意見,抨擊忽略數理等科目得靠紙筆,啟發學習成敗在教法,重點應在揚棄填鴨的死背方式;而考評分數將百分制改為五等制,以報告決定成績高低,非常不公平,畢竟口頭報告不代表程度。
就一般的認知,專科以上有些科目會採口頭或書面報告,但多數仍以紙筆測驗,書面報告是搜尋資料彙整統合,口頭報告講究口齒順暢、條理分明,但有人思緒無礙下筆如神,但口語表達會因緊張而不如理想,甚至有口吃,所以口頭報告對口條清晰者有利,卻難測得真正程度。
中國歷史名人如管仲、司馬相如、韓非子、魯迅等,都有口吃的問題;外國的牛頓、亞里斯多德等亦罹患口吃,說話雖不流利,但無損他們的成就與貢獻。
台北市當領頭羊,試辦口試取代筆試,勇於突破窠臼,值得肯定,但必須考量公平性和前瞻性,應要廣納諫言,擬訂更細膩的作法,令民眾信服,別像北北基聯測般夭折。
智度(嘉義市/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