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一國的人王地主,負有執掌朝政、治理國家、撫卹四方的重任。不過,史書上記載,有些皇帝把朝政撇到一邊,很是「無厘頭」的不務正業。
漢靈帝劉宏不愛江山愛生意。他在後宮建造了一條「商業街」,設有各種商店,然後他和宮人們扮成買賣雙方進行交易。史載,當時「商業街」上經營的商品琳琅滿目:胭脂、髮簪、玉佩、衣物、書、畫、琴、棋,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後來甚至把生意頭腦用在賣官上,最後,當然也把自己的皇位也賣掉了。
南朝少帝劉義府、南朝齊廢帝蕭寶卷,也都熱衷於經商,都曾在宮中設有「列肆」(市場),皇帝和宮女們一起買東賣西。《南齊書卷七‧東昏侯》說,「於苑中立市,太官每日進酒肉雜肴,使宮人屠酤,潘妃為市令,帝為市魁,執罰,爭者就潘妃決判。」居然還設立了「市場管理員」。
蹴鞠是中國古代一種踢球運動,類於今日足球,最早出現於戰國,唐宋兩朝時演變為「國球」運動。
唐玄宗、唐宣宗、唐中宗、唐僖宗等多位皇帝都是「球迷」,經常在後宮就辦起了「蹴鞠比賽」,他們不但布置場地、挑選隊員,還親自上場參賽。唐僖宗李儇把球技作為提拔任用官吏的重要依據,當時,四川節度使曾出現空缺,僖宗擺了一場球賽,由勝者補缺為官。
宋朝時蹴鞠運動更是空前火紅,宋太祖、宋太宗、宋徽宗都是球迷。宋太祖玩球上癮,居然在後宮組建了中國史上最早的一支女子足球隊,《文獻通考》記載:「宋女弟子隊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繫錦帶,踢繡球」,於是,宋帝國便出現了「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熱鬧景象,上海博物館至今藏有〈宋太祖蹴鞠圖〉;而在太宗倡導下,宋代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齊云社」;書畫皆佳的宋徽宗趙佶也是個球迷,他觀看宮女踢球後則欣然賦詩:「 韶光婉媚屬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再輸贏。」小說《水滸傳》中描述的奸臣高俅,就是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而當上了太尉。
再說下棋。唐肅宗李亨是個「棋迷」,不理朝政,整天與愛妃張良娣在後宮下棋,史稱「象棋皇帝」。他的棋癮很大,常常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明嘉靖皇帝朱厚璁則是道道地地的「寵物迷」,他竟因玩貓而二十多年不朝。《明宮史》載,嘉靖皇帝在宮內養了數千隻貓,並為每隻貓取名,這些貓都由地方進貢出錢飼養。他的寵貓「虯龍」死後,他竟傷心痛哭,降旨重葬,並立碑,親題「虯龍墓」三字。
明宣德皇帝朱瞻基被稱為「蟋蟀皇帝」,不喜政事,單喜鬥蟋蟀,不但每天戲鬥,還下令全國各地進貢蟋蟀,致使全國「蟋蟀價貴」,百姓怨聲載道。《聊齋》中即有「宣德間,宮中尚促織(蟋蟀)之戲,歲徵民間」的記載。
明熹宗時期內外交困,戰亂頻仍,可這位皇帝卻置江山於案邊,專心致志地做他的「工匠夢」。他用刀鑿斧鋸製作的各種漆器、床具、梳匣等,精巧絕倫,出人意料,「雖巧匠,不能過焉。」文獻並載其「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真是痴迷到一定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