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因少子化導致校園出現許多閒置教室,其中五都的閒置教室占全台的六成以上,數量頗為驚人。
教室閒置後常容易成為校園死角,尤其在都會區的大型學校即便因少子化減班,學生數仍十分可觀,若任由教室閒置,容易因學校人力有限、疏於管理,而成為學童安全的隱憂。
如果學校能考慮安全,改變教室編排方式,應減輕顧慮。學校在編排教室位置時,為了美觀考量,通常會將班級教室規畫在樓梯轉角處,或中庭連接走廊附近,而把閒置教室規畫在角落,盡可能隱藏起來。
但這樣制式的安排,被規畫為班級教室之處,易受外頭師生走動影響,導致上課效果不佳,而閒置教室也成為校園死角;若能換個角度思考,將兩者對調,閒置教室就不會成為死角,而班級上課也較不受干擾。
少子化導致教室閒置是校園未來的必然處境,如何有效規畫空間,使校園安全與美觀兼備,都考驗學校主政者的智慧,但希望學校別為了「門面」,而忽略最重要的安全。
李學(嘉義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