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百萬人民倒扁」行動,八十六歲的基督教牧師周聯華率先公開表示,考慮參加這項活動中的糾察隊工作,期能發揮一點點影響力,維持活動應有的秩序。
這位在台灣輩分很高的牧師,八十歲封口不再證道已六年,可是看到當前國事蜩螗、人心不安的時局,七月底起又在台北市濟南長老教會講了八場道,談完和平的好消息、黑名單與二二八猶不能已,繼之以投書解釋背十字架的真正意涵,勸政客勿褻瀆濫用,還願意上街當糾察隊。
老人家顯然心憂台灣,慈悲心使他看不下去了,他雖沒有談倒扁,但恢復講道、寫文章,加上要參與維持街頭活動秩序的工作,顯示他正以宗教界一員的身分,十分克制地試圖喚起人們能內疚神明的良心良知;宗教界從牽扁的手為國祈福至今,已出現新的引領方向。
人們常說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防線,可是在台灣經實踐證明,司法做不好社會正義防線的工作,人們期待總覺落空。司法手段有限、干擾卻無限,往往窮盡偵查技巧,還是混沌不清,所以,台灣人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還說人在做天在看,大家期待心中的信仰能發揮作用,而有信仰的人也會問自己:「神明面前,我能不慚愧嗎?」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施明德號召的百萬人,未經政黨組織,也沒有民意代表率領,他們散布於台灣社會各角落,一朝,自動自發地來到凱達格蘭大道,定時定點集合靜坐;炎陽下,有牧師、比丘、比丘尼散布於人群中,幫助兄弟姐妹處理吃喝拉撒問題,排除外部的挑釁。
如果你站在總統府,俯瞰這樣的場面,如果你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及認同嘴巴裡常講的人在做天在看,你的腦海浮現的會是「叛徒施明德」,還是「我到底做了什麼,讓這麼多人在炎陽下受苦」。
俗世裡,百萬人民倒扁行動一波一波推進,庶民匯款逐日增加,律師團代表說,過去以陳水扁律師為榮,現在以陳水扁總統為恥;另一方,「護扁」的砲火愈見激烈,說什麼沒有違法就沒有下台,陳總統更又再說要清算國民黨黨產,還產於民。台灣人民從去年八月高雄捷運爆發泰勞暴動迄今,就不斷目睹這類攻防,已焦躁一年了,還要焦躁多久?
宗教有清涼的力量,此刻,施明德呼籲宗教界人士擔任倒扁靜坐的糾察,因為靜坐是和平非暴力活動,也不是革命手段,只是升高訴願的壓力,促當道反省行止。
其實,更應該呼籲的是信仰的力量,有信仰的人會自問:「我有沒有內疚神明?」而不會拿似是而非的論調反駁,更不會顧左右而言他地轉移焦點。
林松青(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