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報導】興建合宜住宅既然是政府當前既定政策,同時也是民眾所期待的,方方面面自然就要考量周全,立委黃淑英也提到,政府規畫興建合宜住宅,部分將於年底開始動工,但是相關設施卻很少關注到身心障礙者使用上的基本需求,例如廁所門寬度比輪椅的尺寸還小,造成身障者難以進出,想要「方便」卻十分不方便。
黃淑英表示,政府應有「通用設計」概念,就是追求設計產品或空間環境能夠盡可能適用每個人,掃除不同對象的使用障礙,設計時考量對象不侷限於特定族群,又稱「全民設計」、「全方位設計」。
本身也是身障者、坐著輪椅的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說,類似問題在八八水災重建計畫的永久屋中就曾發生,一名老太太在災後住進永久屋,罹患糖尿病病情加重而截肢,平時必須靠輪椅代步;但因為永久屋沒有無障礙設施,老太太於家人不在時,只能受困在屋內,甚至連進出廁所都不方便。
唐峰正說,輪椅需要的門寬約為八十五至九十公分,只要設計拉門就可以解決。他指出,無障礙設施如果在規畫設計時就做好,所需要的經費約為全建案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但如果建好後才要改善,就需要花到全建案經費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希望營建署在興建前能妥善規畫。
對於這些意見,內政部營建署國宅組副組長陳淑娟說,政府推動合宜住宅非常重視品質,身心障礙者的相關設施絕對不會忽略,目前僅發包找到承包廠商,相關團體與使用者的意見,營建署都予以考量、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