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榮民總醫院中醫部中醫師曾清曄表示,溫水泡腳可改善足部末梢的血液循環,強化內臟功能,提升免疫力。
曾清曄說,現代人運動量少,足部血液循環普遍不良,當足部供血不良時,心臟就須加工、加壓把血液送到足部末端,所以這類族群容易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疾病,溫水泡腳可預防這些疾病發生。
他表示,睡前溫水泡腳,能幫助長期失眠者放鬆緊繃身體,緩和高頻腦波,有助改善睡眠品質,是自古流傳簡單方便的長壽養生法,驗證「富人吃補,窮人燙腳」的俗語。
他並提供「泡腳規則與禁忌」:大多選擇睡前泡腳,建議年長者最好在下午三時至晚間七時泡腳有助補腎氣。清水泡外,也可在水中加米醋或生薑等。首次浸泡時間十分鐘為宜,從攝氏四十度開始,再逐次慢慢加溫及延長泡腳時間。
水位高度在小腿肚,泡腳時間二十至三十分鐘,讓身體適度出汗即可,浸泡後及時擦乾小腿及腳,再喝一杯溫開水,促進全身新陳代謝。
泡腳禁忌,包括用餐前後一小時、腳部有傷口,其他如糖尿病患、心臟病患、高血壓、氣喘等,先詢問醫師意見,泡腳時最好有親友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