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宮廷筆法 梁雲清以金畫佛

郭書宏 |2011.08.08
132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我向來都在做一件事,在我有生之年,傾全力完成能為佛教藝術史增添光彩的系列創作。」大陸浙江的藝術家梁雲清,自從繪畫專業與佛法結緣後,將從信仰中感染的生命力,透過筆尖游於畫紙或絹布,且發下宏大的創作理念堅持,至今久而不能自休。

傳承古代精美畫風

四十二歲的梁雲清,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專攻油畫,接觸佛教後,決心將深厚的繪畫功底投注在佛像繪畫。天生追求完美的他發現,中國多朝代帝室篤信佛教,皇宮殿閣常有華美精緻的佛經與佛畫,往昔深貯大內,今日縱有機會化為公藏,讓大眾一窺昔日寶藏,但仍屬當代風格的佛畫。梁雲清說,佛教在中國札根逾千年,已成為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像繪畫也有著久遠歷史;據史料記載,中國人畫佛像,最早為三國吳人曹不興,此後從西晉衛協到唐代吳道子、王維等都善畫佛像,而他要做的工作,就是傳承古代精美的畫風,創造擁有當代藝術元素,屬於「梁雲清」風格的佛教繪畫。

純金顏色表達神聖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此言一點不假。」梁雲清說,在世俗人眼中,佛是充滿睿智的修道者,充滿祥瑞之氣和聖靈之光,而就色彩角度來看,金色象徵和平、解脫及涅槃,有時則代表慈祥安靜,因此,古代宮廷的佛教經書多以泥金和膠書寫在烏金紙上,無論色澤或美感都相當絢麗迷人,但質地也相形脆弱。

決心按照中國古代宮廷畫方法,以「金」入畫,梁雲清首先得克服技術上難題。由於黃金粉末非比墨水或一般顏料,作畫過程難度更高,加上古法早已失傳,在無數次「土法煉鋼」試驗下,摸索出將黃金碾成粉後,畫到深色宣紙或絹布的特殊程序,終以尊貴的純金顏色,藉此表達佛教的神聖崇高和慈悲超然。除畫作色調的獨特,梁雲清佛畫風格更是獨樹一幟。熟悉油畫的他,在造型、構圖、光影等方面皆有獨到之處,用筆設色極精妙,繪製工細,就連袈裟上精美的圖案都用泥金描繪得一絲不苟,畫中佛像衣紋線條流暢,敷色精謹細緻,層次分明。

佛法指引作畫方向

「畫作恐要用放大鏡看,才能窺見其中細節。」許多看過梁雲清佛畫的人常有此感。梁雲清說,抱持對佛的虔敬心,作畫的細膩與精美是必然的,在繪製前必淨手焚香,靜心作畫,待專注於手中繪作,又牽引心繼續前行,如此傾心傾情,無論是十方諸佛的寶像莊嚴,還是各大菩薩的慈悲容顏,筆下的諸佛菩薩像,都形神兼具,宛如再生。

「是佛法的力量,讓我的心與手反覆牽引,導引我的方向。」梁雲清說,繪畫佛像二十多年來,透過佛像的塑造,不僅淨化自己的心靈,也是以自身的專長來供養諸佛菩薩,亦是作為無垠佛教藝術境界的追求。

由於梁雲清佛畫風格融合傳統與現代,加上華美的金光色澤,除多幅作品被海外人士收藏,在二○○八年佛像畫〈地藏王菩薩〉和〈千手千眼觀音〉,曾以封面形式兩次發表於香港雜誌封面;二○○九年在新加坡《佛友資訊》雜誌發表作品;二○一○年應蘇州嘉應會館邀請,舉辦佛畫個展;目前畫作即日起在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的「金光百福莊嚴相」展覽中,與道璞法師的作品一同展出,展期至九月四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