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有句俗諺「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意思是說;遇到一個好鄰居,比買到一個好房子更重要。
自然界的萬物亦是如此,有的生物靠自己的力量扎根茁壯、不屈不撓撐出一片天,但有的生物卻想方設法靠著別人來謀生,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我們將自然界的「好鄰居」定義為互利共生,而那些不怎麼討人喜歡的「鄰居」甚至是「惡鄰」,當然就是寄生了。
披著一身時尚「豹紋裝」的黃蛺蝶,就是大自然「惡鄰」的箇中翹楚,牠唯一寄主的植物是桑科的葎草,偏偏葎草也是一種蔓性纏繞的寄生植物,生長迅速且整株都有逆刺,因而清除十分不易。而黃蛺蝶從幼蟲到成蟲的過程都與其息息相關,果然是物以類聚。
黃蛺蝶喜歡吸食腐果和樹液,但因為牠只有吸食的口器,卻無刺穿樹皮的本領,那牠要怎樣才能吸食到樹液呢?原來牠常常尾隨在蜂類的後面,當一隻蜂用它的尖嘴刺穿樹皮的表面,吸食兩下後換一個位置再刺,這時黃蛺蝶就會趁虛而入,將自己的口器放入剛被蜂刺穿過的小洞裡,盡情吸食樹液。
瞧,這隻黃蛺蝶跟在一隻虎頭蜂的後面,亦步亦趨就是要跟虎頭蜂分一杯羹,牠同時利用虎頭蜂的危險性來保護自己,讓其他想來獵食的鳥類或昆蟲不敢靠近,不勞而獲享用大餐還把虎頭蜂當成「保鑣」。
這樣的「惡鄰」,怎麼會討人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