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佛館啖素食身心清涼

佛光山宗委會 |2011.08.06
1865觀看次
字級

你想進入佛陀的世界嗎?你想回歸佛陀的時代嗎?你希望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嗎?你希望淨化自己的心靈嗎?建議不妨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一行!
假如你想擴大自我的生命,你想提昇自己的性靈,你可以到佛陀紀念館來瞻仰、禮拜佛陀的真身舍利!

當你決定成行後,可以搭乘高鐵到左營站,或乘坐台鐵到九曲堂站下車;如果你從屏東、高雄開車前來,可以走台一線的鳳屏路,到磚子窯轉旗山方向直行,即可到達佛陀紀念館。如果你從台北上國道一號高速公路,旗山或楠梓下交流道,循著旗楠公路往佛光山。或者你也可以在新市轉接國道三號,過了田寮收費站再轉國道十號,一路直達佛光山交流道下來,再往大樹方向車行五分鐘,即可看到「佛光」地標了!

禮敬大廳享用平安粥
到了佛陀紀念館,你可以在山門前的廣場下車,步行進入禮敬大廳,這時你會看到大廳門口,左右各有一隻雄獅、大象,帶著幼小的獅、象歡迎你的到來。

禮敬大廳外觀宛如一座城堡,建坪五萬多平方公尺(一千四百坪),地下一層,地上三層。一樓大廳有服務台、文物流通處、郵局,以及可以兌換各國錢幣的小銀行,甚至為了方便青年男女舉行「佛化婚禮」,還有提供婚紗服務的設施。

在禮敬大廳,你可以享用不收費的平安粥及佛光茶,稍事休息;你也可以花個零錢,買一些紀念品。尤其這裡有百千種書籍,都經過白話詮釋、注解,淺顯易懂,不但可以讓你大飽眼福,此中蘊含哲思與智慧的佛法真理,都是充實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成佛大道迎向本館
通過禮敬大廳,走上成佛大道,迎面一尊四十八公尺高的佛光大佛巍然聳立,莊嚴的佛相金容眉眼含笑,讓人一見頓時心生歡喜,感動之情更是油然湧現。

大佛座前,一棟黃岩外牆的宏偉建築,四平八穩的座落在廣袤遼闊的天地間,非凡的氣勢中隱含靜穆,給人莊重、祥和之感,這就是代表「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本館」。

本館與禮敬大廳相距五六七公尺,貫通其間的成佛大道兩旁,八座高三十八公尺的中國式寶塔兩兩相對。塔與塔之間植滿綠色草皮,在大片如茵的草地上,一排紫羅蘭盆栽點綴其間,更顯秀麗雅致,風光無限。這裡可供學校做戶外教學,尤其在菩提樹下、小亭台上,師生們可以靜靜的享受大自然與佛光的智慧賜予。

天宮地宮盡藏文物
八座寶塔分別名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每一座塔的名稱,都蘊含無限深意,都在引導著我們走上人間佛教之路。

八塔的基座,均設有簡報室,提供各種資訊及諮詢服務;另有客堂供應茶水,以及陳列各種文物、書籍。你可以在此閱讀、休憩,或是喝茶談天,也可以申請其中一間,作為家人共聚的專屬空間。

基座之上,每塔各有七層,每一層收藏了各種佛教珍貴的寶物,稱為「天宮」。珍藏在五十六個天宮裡的寶物,平時對外開放,提供十方大眾參觀,但須提出申請;相對的,另有四十八個「地宮」,則要等每百年才開啟一座,甚至地宮所在位置並不對外公開,就留給大家去猜想了!

寶塔長廊駐足憶往
從成佛大道望去,八座寶塔各自獨立於天地之間,但其實左右各有一條長廊,從禮敬大廳環繞八塔直到本館,形成南北連線、前後貫通的風雨走廊。平時不但可以遮陽避雨,尤其在靠近禮敬大廳的長廊牆上,一邊刻著「佛光山開山記」,一邊是「佛陀紀念館建館緣起」,都是中、英文對照。你想了解佛光山及佛館的往事、未來,不妨駐足一讀;你也可以向服務台索取書冊,回家後仔細琢磨。

當然,如果你的精神好、體力夠,還可以繼續漫步在長廊上,細細欣賞「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共建佛陀紀念館」的功德芳名,那是一片蘊含歷史意義的浩蕩功德碑牆。碑牆的另外一面,則為名藝術家豐子愷先生的「護生圖畫」浮雕,是由現代藝術家一筆一畫精心彩繪上去,共有八十六幅,每一幅畫都是最佳的生命教育教材,啟示著我們要尊重、愛惜生命,因為生命無上寶貴。

照相取景四方皆美
通過三百公尺的成佛大道,接著就是「萬人照相台」了。這裡有三十七個階梯,象徵「三十七道品」。站在台階上,面向東,背後是一尊世界最高大的銅鑄坐佛;轉身向西,則有八座莊嚴的寶塔為背景。假如你想留影紀念,不管面東向西,無論迎著晨曦、踩著夕照,都能讓你和佛陀紀念館留下最珍貴、美麗的一刻。

過了萬人照相台,前面的「菩提廣場」可供萬人以上集會。在廣場兩邊,種植著兩排高大的小葉欖仁樹,樹下有十八尊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分別是佛陀的十大弟子,外加迦留陀夷、賓頭盧、周利槃陀伽三位尊者,以及降龍、伏虎羅漢。另外還有三尊女性羅漢,他們是大愛道比丘尼及妙賢和蓮花色,象徵著佛教倡導「男女平等」的精神。

古德偈語書一筆字
在菩提廣場兩邊的長廊上,刻有二十二幅的「佛陀行化圖」,如佛陀為父母擔棺,以及佛陀度化苦人的行誼事蹟。其中並配合著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書寫的古德偈語二十二幅,這些書法都是大師獨樹一幟的「一筆字」。因為大師罹患多年糖尿病,引發眼底鈣化,在視力模糊看不清字距的情況下,每次下筆都不得不一揮而就,一筆到底,所以稱為「一筆字」。

經過「菩提廣場」,在即將進入「本館」前,可以看到門前分立著中國佛教八宗的祖師,一邊是重視「行門」的禪宗達摩祖師、淨土宗慧遠大師、律宗道宣律師、密宗善無畏大師;另一邊則是以「解門」為重的天台宗智者大師、華嚴宗杜順大師、法相宗玄奘大師、三論宗嘉祥大師等。

環館道路靈山參禪
欣賞過了廣場周邊的環境,如果你還意猶末盡,不想馬上進入本館,也可以從長廊的邊門往外走上「環館道路」,順著道路環館一周共二二○○公尺(二點二公里),你會看到右邊有一「靈山」,靈山上有三百間參禪的洞窟,你可以申請到裡面打坐一天,暫時遠離塵囂,靜靜享受禪悅法喜,那可真是人間的淨土啊!

左邊除有一條「恆河」蜿蜒流過,並有一座花木扶疏的「祇樹給孤獨園」。祇園裡種植著菩提樹、香樟、桃花心木、林投樹等各色樹木花草,並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以及山洞、瀑布等園藝造景,讓人彷彿置身在淨土的園林一般。

園中設有樟樹林和榕樹林滴水坊,你可以在此自由享用美食;園中的親子小舞台,可以讓你的小兒女登台高歌,親子同歡,共享天倫,也是美麗的回憶。

禪畫禪話見性成佛

走在環館道路上,你還可以看到本館外牆有四十幅的「禪畫禪話」,圖文並茂的述說著禪門故事,如「月亮偷不去」、「自傘自度」、「不能代替」、「通身是眼」等,每一則都富含禪機與哲理,可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瀏覽到此,你現在應該可以進入本館了。本館占地十四萬四千平方公尺(四千三百坪),古色古香的黃岩砌成的外牆,讓人一見油然生起思古之幽情,彷彿到了印度佛地,不禁發出「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的感嘆!

但隨即又會深感何其有幸,今朝來到佛陀紀念館,得以親睹佛陀的真身舍利,總算又能重新沐浴著佛陀的慈光照耀。

本館樓分三層,地上一層除了可供人休息、聯誼、談話之外,裡面有「三殿」、「四館」。三殿是:普陀洛伽山的「觀音殿」,以及「金佛殿」與「玉佛殿」。金、玉佛殿中,分別供奉著泰國僧王所贈送的金佛,以及產自緬甸珍奇白玉雕刻而成的臥佛。

地宮文物原貌目睹
在觀音殿裡,你可以祈求法語,希望觀音菩薩為我們救苦救難;你也可以在金佛殿裡對佛陀獻花、禮拜,或是跟服務人員詢問佛法。

金佛殿後座的「玉佛殿」,除了供奉臥佛,另有東方琉璃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的彩色玉雕。左右兩面牆更有來自世界各國、以各種香木雕刻成的寶塔,蔚為塔林,是佛陀度眾的聖地。

三殿之外,另有四館,第一館是「地宮還原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地宮文物。這是台灣震旦行花了數十年時間收集,經過無數專家召開數十次會議,決定把地宮還原,供人欣賞。因此,如果你想了解過去許多知名地宮的情況,現在不必跑遍世界,只要來到佛陀紀念館,就可以一一目睹了。

3D科技再現盛會
第二館就是展現佛陀一生弘化事蹟的「佛陀館」,採用現代3D科技,在聲光音效營造下,二千六百年前佛陀說法、百萬人天共聚的靈山勝會,得以重新再現,讓我們真正回歸佛陀時代。

第三館是把佛教一年當中的節慶,透過實物、場景,一一呈現,從中可以看出佛教對中國民情影響很深。例如,農曆正月初一中國人歡慶新年,這一天正是代表「皆大歡喜」的彌勒菩薩生日;清明節中國民間祭祖,此與佛教薦拔報恩的思想極為密切。

乃至盂蘭盆法會的由來,起源於佛教的結夏安居;甚至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日,直到今日,佛教徒為了慶祝當初佛陀夜睹明星、開悟成佛,都會在這一天以臘八粥供眾等等。

佛陀舍利真身示現
另外還有第四館,就是敘述佛光山開山往事因緣與未來展望的「宗史館」,這裡如實記錄了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

本館二樓,除了可容二千人集會的大覺堂外,還有四個美術館,其中兩間為佛光山每月換展文物的藝術殿堂,另外兩間則提供給世界各地藝術家展出其精彩作品或個人收藏。最高的三樓,那就是佛陀的真身舍利殿了。如果你要參拜佛舍利,必須事先預約,屆時會有專人為你導覽、說明。

在舍利殿的外違四周,有四大菩薩為護法,分別是慈悲的觀音菩薩、智慧的文殊菩薩、大願的地藏菩薩、本行的普賢菩薩。他們分居在代表苦、集、滅、道的四座寶塔裡。

萬物萬像皆含義理
苦、集、滅、道四聖諦,「苦」是由觀音菩薩的悲心來救度;「集」要靠文殊菩薩的智慧來消除;「滅」要有地藏菩薩的大願來莊嚴;「道」則須普賢菩薩的實踐來圓滿。所以從四諦塔到四大菩薩,代表著原始佛教的根本義理,到大乘菩薩道的圓滿實踐。

在佛陀紀念館裡,每個建築、設施,都有他的佛法內涵與代表意義。例如禮敬大廳入口的大象、雄獅,代表佛陀乘象入胎,以及成道後獅吼說法;而今成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的佛陀,玉佛殿裡的臥佛,就是代表佛陀的萬德莊嚴,功德圓滿。

可以說,整座佛陀紀念館就是一部佛法概論,是第一座以硬體設施為實體教材來演繹佛法的建築。來到佛陀紀念館,希望大家都能從瞻仰、禮拜佛陀的真身舍利中,感受到佛陀的慈悲智慧,接受著佛陀的功德加持。不過,在佛館裡我們不希望個人自己燒香點燭,而由本館統一以「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供養,讓大家表達內心的虔敬之意。

百萬心經入佛法身
最後在本館後方的就是佛光樓上的佛光大佛,大佛連同基座高一○八公尺,使用的鋼鐵重達一七八○噸,內藏「百萬心經」,是由台灣聖光公司承製,費時年餘。期間為了儘速完成,員工特別分成三班,日夜趕工製作,然後分批運送至佛館。組裝時,特別使用八百噸的吊車,才能為本尊安座。

在大佛基座下的佛光樓,頂端有一間可容一百人在同一張餐桌用餐的大餐廳,不但空間廣敞,而且視野遼闊,你可以在這裡一邊享用素食,一邊欣賞佛館四周的景色,那真是人生一樂也!

因緣流轉成就諸法
占地一百公頃、歷時九年完成的佛陀紀念館,是佛陀專屬的殿堂,所有建築、設施都是為了呈現佛陀一生而設。初期工程到此雖已告一段落,但後續還有敦煌的萬佛再現,尤其未來生命的密碼,希望能把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透過「十二因緣」的流轉與「十法界」的輪迴,讓大家進一步探討生命的意義,並對佛法有更深入的認識。不過這一切就有待未來的因緣了。

附帶一提,佛光山設立佛陀紀念館,主要是本著「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的理念,因此不收門票,也不對外化緣,佛光山只是設立一個「護持委員會」,讓大家隨喜發心,希望大家的護持,能讓佛光普照,法水長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