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一名已停經的五十六歲婦人,近年肚子愈來愈大以為發福,但最近觸摸肚子卻有腫塊、硬度如鼻尖,檢查發現長了一顆二十公分的巨大子宮肌瘤同時合併血紅素異常,血液非常濃稠且有中風風險,先進行放血治療後,才順利取出這顆重達三點七公斤的肌瘤。
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陳俐瑾表示,國內婦女每三人就有一人有子宮肌瘤,並非有肌瘤就會出現症狀;若肌瘤壓迫到臟器或往內長在內膜,前者可能有頻尿或便祕問題、後者可能出現月經量大而慢性貧血,常見肌瘤僅約三至四公分。
這名婦人年輕時沒有子宮肌瘤引起的不適症狀,卻在停經後長出二十公分長的子宮肌瘤,由於巨大的子宮肌瘤有較高機率成為惡性腫瘤,醫師建議立即手術切除,卻在術前例行抽血檢查時,發現婦人的紅血球容積超過正常值,使得血液過於濃稠到有中風或血管栓塞風險,確診為罕見「肌瘤—紅血球增生症候群」。
陳俐瑾說明,巨大肌瘤中有異常的血球生成素,刺激紅血球異常增生,加上巨大肌瘤容易出現局部肌瘤壞死和缺氧,身體會代償性增加紅血球製造量。她指出「肌瘤—紅血球增生症候群」雖是罕見的併發症,查詢文獻全球僅四十例,可能引起中風與血管栓塞,不能不謹慎。
這名婦人後來先經六天的放血治療,讓血紅素恢復到正常值,才進行剖腹手術,取出的巨大子宮肌瘤重達三點七公斤、猶如一包白米重。
陳俐瑾呼籲,停經後婦女別以為子宮肌瘤很常見,就輕忽腹部變大等徵兆,也建議三十歲以上婦人每年都應做抹片,婦產科醫師也會同時進行觸診或必要的內診,有機會及早發現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