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年 2米天文望遠鏡將落腳鹿林

羅智華 |2011.07.15
1436觀看次
字級

不過,要打造一座天文望遠鏡可沒有我們想像中容易!光是磨製鏡片就是一項大工程。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黃崇源表示,不同於一般玻璃材質,天文望遠鏡必須要將熱脹冷縮的係數降到最低,因此是採用矽晶玻璃製作。

以2米望遠鏡來說,主鏡片是在俄羅斯製作,由於鏡片非一般球面,因此磨製難度更高,得靠「慢工出細活」的點滴醞釀。為此,他也曾多次飛往俄羅斯監工、為製作過程把關。

除此之外,望遠鏡鏡片上的鍍膜在歷經一段時間使用後,會容易因接觸空氣導致氧化、造成反射率下降。為克服這個問題,中大光電所也特別與國際合作開發非球面天文望遠鏡監控技術,以確保鍍膜均勻,讓觀測品質不受影響。

周翊表示,隨著2米望遠鏡主體的完工,下一階段將邁入圓頂設計與天文台的打造,預計五年內將在鹿林正式落成,屆時將是東南亞地區海拔最高、觀測位置最佳的天文望遠鏡。

透過2米望遠鏡,除了可觀測到銀河系外的天體變化如珈瑪射線爆、超新星、太陽系小天體,也將為天文搜尋與跟蹤觀測寫下歷史新頁。

未來開始運作後,除了與現有的1米望遠鏡相輔相成外,2米望遠鏡還將會加入「泛星計畫(Pan- STARRS)」的觀測。黃崇源表示,泛星計畫當初是由美國國務院提出,由美國空軍委託夏威夷大學在夏威夷設立望遠鏡,以搜尋太空中可能撞擊地球的天體,為「保衛地球」肩負起重大使命。

由於「泛星計畫」觀測範圍相當廣闊,加上泛星計畫巡天觀測時間間隔大約是一周左右,若只單靠美國自身之力將難以面面俱到,因此必須和其他地區天文台攜手合作,佈下天羅地網才能進行天體探尋與觀測。

這項計畫除了美國外、也邀請德國、英國等大學研究團隊加入,而台灣鹿林天文台也因具備良好觀測位置而獲邀加入團隊,成為亞洲國家的唯一成員,替國際天文研究奉獻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