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形上看,「倜ㄊㄧˋ」是指一個周全的人,引申為高舉的意思;「儻ㄊㄤˇ」則用來形容豁達、不受羈絆;「倜儻」這兩個字加在一起,通常用來形容那些超卓特異、行動自在的男子;不過要注意的是,「倜」不可寫成「稠」,「儻」不可寫成「黨」。
有人將放蕩不羈誤以為是「倜儻」,更有人把「帥」、「酷」、「有型」跟「倜儻」聯想在一起,其實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
《博雅》解釋說:「倜儻,卓異也。」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也指出:「古者富貴而名磨滅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具有「識見超凡、行動不被習俗拘泥」的特質,才稱得上「倜儻」二字;因此《史記》強調帝王將相未必是歷史的關注焦點,唯有特立獨行之人,才經得起時間的淘洗,「奇偉倜儻」後來也就成為一句讚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