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活飲食觀】全球暖化,吃出來的

黃建勳 |2011.07.15
1891觀看次
字級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執行祕書德布爾指出:「暖化讓全球環境面臨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十八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原子科學家公報中也聯名警告:「全球暖化已經成為可能毀滅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主因!」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溫室氣體濃度明顯增加,單單在二十世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便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導:百分之九十七的專家都同意二十世紀下半葉全球平均氣溫明顯變暖的主因,是「人為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上升。

然而,根據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院主任詹姆士韓森博士所發表的數據顯示,導致暖化的最主要因素,並不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是吸熱能力比二氧化碳還強很多的其他溫室氣體。

因為燃燒石化燃料時與二氧化碳同時釋出的氣溶膠或微粒,雖然有害健康,卻能抵消二氧化碳導致氣候暖化的效應。辛戴爾博士及其他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表示,甲烷對暖化的影響比二氧化碳高出百倍,遠超過先前的想像。所以我們想要讓地球快一點降溫,就必須先消除那些會快速從大氣中消散、威力較強、留存期較短的氣體,也就是甲烷。

遍布全球最大的甲烷來源便是畜牧業,其中百分之八十五源自牲畜的消化過程,另外,百分之十五來自儲存未處理過的牲畜排泄物。因此二○○六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出版《畜牧業的巨大陰影》白皮書,書中指出:「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球人為溫室氣體總量的百分之十八,比起所有飛機、船舶、車輛等交通運輸業所占的百分之十四還要高」。

二○○九年看守世界研究中心所發表的研究報告進一步指出:「聯合國糧農組織嚴重低估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低估和錯估了牲畜呼吸、土地使用、甲烷強度和人畜共通疾病等項目。

經過科學方法的嚴格精密換算後,畜牧業及其副產品,每年製造三百二十六億噸碳排放量,占了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百分之五十一!」因此,畜牧產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責任方。遺憾的是,全球肉品消耗量在過去五十年已翻升五倍,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

簡言之,全球人為所致的暖化現象幾乎有一半是畜牧業的甲烷排放所造成。甲烷不像二氧化碳可以在空氣中存續一個世紀以上,它只能在大氣中循環八年,所以減少肉品消費,可以立即降低甲烷排放,快速讓地球清涼下來。因此,美國史丹佛大學特里魯特博士才說:「蔬食是滅少甲烷、對抗暖化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本文摘自博雅書屋出版《關鍵飲食》、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