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症狀 4成婦女缺乏認知

張雅雯 |2011.07.14
5333觀看次
字級


藝人林美照(左起)、向娃、席曼寧,擔任更年期關懷大使,呼籲女性勇於接受更年期、尋求正確治療,不要逃跑、害怕、忍耐。圖/記者張雅雯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更年期並非停經後才開始,年過半百的女藝人向娃,幾年前每到晚上就不自主哭泣,甚至情緒低落到揚言尋短,由於持續有月經,她誤以為症狀源自憂鬱症復發,但服用抗憂鬱藥又沒有改善,直到有一次做超音波與抽血檢查,發現卵巢已萎縮導致缺乏雌激素,謎底原來就是更年期。

國內婦女平均四十五歲起開始進入更年期、五十歲左右停經,不過根據台灣更年期健康學會發表的「女性更年期認知調查」,高達四成婦女像向娃一樣,若依據快篩標準,都出現一種以上更年期症狀、卻不知這些不適症狀源自更年期。

調查還發現,婦女往往逃避更年期的問題,認為吃保健品、多運動就能緩解症狀,近兩成更消極到不採取任何措施。願意就醫諮詢者,有五成婦女首選不是婦產科,而是自行依症狀判斷就診科別,因此心悸看心臟科、頭痛看神經科;即使看了婦產科,有四成婦女擔憂荷爾蒙療法會致癌而中斷治療,結果更年期症狀加重後,可能連帶導致精神壓力增加。

向娃與另一藝人美照都經歷過更年期不適,演藝圈常熬夜拍戲的工作型態,讓她們當時出現過較嚴重的情緒憂鬱或焦慮,直到接受藥物治療,加上聽從醫師建議減少工作壓力,比如向娃選擇出國兩周完全放鬆,回來後情緒果然明顯改善;自述目前正進入更年期的藝人席曼寧也說,若青春期代表從女孩變成女人,更年期是成為熟齡女子的正常過程,擔任關懷大使的她們,呼籲婦女正向面對,還是可以過得很美麗!

台灣更年期健康學會執行長、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任李奇龍表示,早期施以低劑量的荷爾蒙療法,可降低致癌風險,目前也有新的荷爾蒙療法,可改善症狀又不過度刺激乳房與子宮內膜,因此接受治療不僅能緩解不適症狀,也能及時在缺乏荷爾蒙導致骨質變化階段,達到預防骨鬆的效果。

如果真的排斥西醫荷爾蒙療法,中醫也是另一種治療選擇,衛生署完成《更年期障礙中醫典籍研究》一書,編著的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師胡文龍表示,這本典籍以中、西醫對照方式,分析更年期障礙的診斷、治療,並廣納各種中醫的調理法,讓臨床醫師與民眾尋求中醫療法時更有依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