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生活裡旅行--旅行是為了修行,攝影是一種呼吸

張雍 |2011.07.07
2118觀看次
字級

我相信旅行時的反芻或者反省,有時比回程的車票還讓旅人們珍惜。

早已習慣在異地將自己完全放空,整個人投入到眼前那個正以相機觀察的陌生場景,拍攝告一段落再以文字筆記整理心情。若干年後每每回頭翻閱當時的心境,彷彿只有那些被具體紀錄的白紙黑字伴隨著通常潦草的匆忙筆跡,是旅途中那些特別觸動心弦的浮光掠影,那些在蒸發前被小心翼翼保存下來的重要證據。永遠記得在挪威北部的Lofoten小島上生平第一次看到北極光的壯麗,第一次坐夜車,從布拉格花了十七個小時才到波蘭北邊的Gdansk,冬季海岸線一片銀白色夢境般的雪景,第一次在西班牙露宿公園,第一次在歐洲的盛夏看到太陽傍晚十點才下山的「奇景」等等……旅行筆記裡收藏著無數珍貴的回憶,那些晾在闔上的紙張上,等待晒乾後接著沉澱的心情,一份認真準備的「驚喜」,留給若干年後的自己。

眾多的「初次體驗」中總有一些深刻的情節或者場景尤其是珍藏的重點,通常總是那些猶豫再三,一再地琢磨就是難以下筆的章節;今年四月底自己剛當上爸爸的心情就是這種深刻的一言難盡,通常回過頭來重新咀嚼這類特別標記的故事時,那些別具重量感的紙頁,在翻頁時也總是呼應著教堂的鐘聲,針對某個特定的時刻敲擊,一種很溫柔也很強烈的提醒,彷彿此刻對面正坐著當時那個呼吸急促的自己。

二○○三年來到歐洲,八年的時間裡,已不知不覺地將先前習慣背著背包的旅行,調整成在每天早晨一睜開雙眼的日常生活作息裡尋尋覓覓,旅遊指南上建議參觀的是每一個昨天還尚未注意到的蛛絲馬跡;細心地觀看每一項屬於未來的記憶。

人生的某個階段,無論我們是否同意,都有一隻隱形的大手,從某處悄悄地入鏡,替我們將劇本翻頁,拉著我們的衣領,將我們推入台下觀眾正鼓譟的新場景;人生也因此在許多由難忘、遺憾,錯愕或者驚喜所濃縮的心情裡,學著接受並料理那一段段截然不同的劇情;像是秋天與冬天的界線,沒有絕對清楚的分際,但我們總是一覺醒來才突然驚覺那更戲劇性的空氣,或者枝頭上最後一片樹葉早已悄悄道別,沒有留下隻字片語。因此,這樣的梳理或者書寫更值得珍惜,它讓你靜下心來,按下遙控器上的靜音,過濾掉激動的雜訊,像是讀唇語那樣不只用眼睛也要用心,重新閱讀到眼前生活裡那些最精緻但總是被忽略的旋律……

二○一一年四月三十號,Sonja 初次來拜訪這個世界。五月一日歐洲勞動節連續假期小鎮慵懶的氣息,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在倫敦西敏寺皇家婚禮的隔天,還散發著濃郁的喜氣,早上七點八分,走道盡頭傳來了Sonja清脆且響亮的哭泣。就從這一天開始,不只是我們家裡的客廳,整個地球也稍稍變得更加擁擠。

先前九個月漫長的等待,眼前醫生及護士們熱切的恭喜,突然間回想起來很像是昨天深夜重播的一部電影;眼前新出場的女主角身長五十三公分,體重二點七公斤,臉上還帶著初來乍到的靦腆與濃濃的睡意,來到這個世界的路途似乎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距離遙遠旅程艱辛;Sonja不時生疏地眨著比彈珠還嬌小的眼睛,安靜地在媽媽的懷裡享受著終於抵達後的休憩,試著習慣從另一側來擁抱母親,同時比較內外的空間感或者環境音;Sonja沉醉在甜美的夢境,微微顫抖的小指頭,彷彿正認真地與另外一個世界的親朋好友們話別,叮嚀彼此日後有機會別忘了保持聯繫。

緊握著女友Anja方才因用力過度還在顫抖的雙手,窗外的陽光早已迫不及待地穿過縝密的烏雲,眼前這幅「畫作」應該有人寫上「不可思議」或者類似的標題,心想接下來在小baby加入後的三人世界裡,甜蜜的負荷,會讓我們體認到多少新的功課正等著我們去演練與學習。(待續)



張雍


1978生於台灣台北。台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畢業,2003年起旅居捷克布拉格,曾就讀於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攝影系碩士班。目前以巴爾幹半島上的斯洛維尼亞為創作據點,工作地點為台北及歐洲兩地。<br><br>以紀實攝影與深度人文報導,長年聚焦於被主流社會忽略的社會邊緣人。六年來陸續拍攝了全中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鄉下獵人、傳統捷克馬戲團、匈牙利吉普賽村落、捷克A片工業等故事。目前持續進行短片拍攝的創作,也長期追蹤各項社會議題的影像故事。<br><br>2011年甫獲由高雄市立美術館所舉辦,為國內藝壇重要獎項的「高雄獎」,其攝影作品系列曾於捷克、斯洛伐克、德國、莫斯科舉辦攝影展,短片創作則在斯洛維尼亞、德國、法國、西班牙及荷蘭的短片影展中放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