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食鹽水是酸性、鹼性還是中性?答案是中性,你答對了嗎!若把這個問題拿來考國小學童,則有超過五成小朋友答錯。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教授古建國進行「國小自然教育調查」發現,有近二成五學童覺得學校實驗次數不足,有高達八成五學童希望學校增加科學實驗。
古建國表示,調查顯示,有約八成學童認為,進行科學實驗不但能啟發對科學領域的思考,還能學習如何透過實驗找出問題的答案,比起紙上談兵來得有趣。此外,調查也發現,常做科學實驗的學童想當科學家的比例,也比較少做實驗的學童高出一倍。
不只如此,常做科學實驗還有助於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調查發現,常做科學實驗的學童對於上自然課、參觀科學展覽、閱讀科普書籍的興趣,比不常做實驗的學童高出近四成;對各科目的興趣也比少做實驗的學童高出兩成。
「我覺得做實驗很好玩,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台北市清江國小五年級的李鈞瑋說,雖然動手做實驗的機會不多,但每次和同學一起做實驗都覺得很有趣,對於實驗結果也較能記住。
「科學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學問,而是存在於日常生活。」古建國表示,透過實做,找出答案,往往比紙上閱讀來得深刻。古建國也鼓勵父母,利用暑假帶孩子接近大自然,從觀察季節更迭與自然生態變化,為孩子上一堂最真實的自然科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