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早期的性格特質,長大後比較可能有不健康的行為?
我們的研究團隊由當時還是研究生的塔克(Joan Tucker)帶領,探究特曼研究的參與者四、五十歲時表現出哪些與健康相關的行為,結果發現善交際的小孩長大後比較會抽菸喝酒。認真盡責的小孩長大後會表現出較健康的行為,外向善交際的小孩則比較可能順應社會壓力去抽菸喝酒,而且比較常讓自己處於「做這些事很自然」的氣氛裡。值得注意的是,另外有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具體的科學證據,證明外向的人較易受菸酒引發的快感吸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善交際對健康的影響不僅表現在青春期的行為,更會延續至成年之後數十載。前面說過,善交際的程度與健康及壽命的關係,不是那麼直接。以特曼研究裡的科學家、律師與商人而言,要了解善交際的可能影響,還必須考量這項特質是否導致當事人發展出不健康的友誼與行為。
另一種善交際特質
為了進一步深入探討,我們另外研究一種特別的善交際特質──會讓你與他人產生強大情感連結的特質。
情感交流能力量表,是我們評量情感性溝通能力的一種方法,也就是量測一個人是否能順利將感覺傳達給他人。
分數高的人通常善於銷售與說服,具備此一特質的研究參與者,後來多成為特定領域的領導者。這一類型的人充滿熱情,情感上容易與人連結,又富社交技巧,通常比較健康。但如同前面所說的,如果他們憑藉個人魅力去做高風險的事,或與一群享樂至上的朋友一起放縱,也可能導向不健康的行為,甚至惹禍上身。話說回來,只要他們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富情感溝通技巧的人,通常有足夠的能力走向健康與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