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這樣用】眈VS.耽 虎視眈眈 其欲逐逐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2011.06.30
1747觀看次
字級

這樣用就對了!

夏日炎炎,動物園很怕動物「熱死」,祭出各種降溫妙招。根據報導,韓國動物園為了替北極熊降低體溫,提供的夏日特餐,是用冰塊包起來的鯖魚,以及冰凍的西瓜和蘋果。

台北市立動物園也為動物們製作蔬果冰、柳葉魚冰、肉汁冰、竹筍冰。金剛猩猩會拿起大冰塊躲到隱密處獨自享用,歐亞水獺則是較為小心,當柳葉魚冰浮在水面時,先是「虎視眈眈」,直到魚從冰塊中脫離才敢吃。

湖南長沙動物園也為熊貓裝冷氣,還在動物「宿舍」屋頂設噴水裝置。因此,動物園遊客看到的有趣畫面是,凶猛的獅子和老虎「耽溺」在水霧中享受清涼,幾乎沒有雄赳赳的氣勢。

搞清楚弄明白

「耽」字的本義為「耳朵大而下垂」,後假借為「(ㄉㄢ)樂」的「」字,所以「耽」字就有了「快樂」的意思。之後又引申出「沉迷、沉溺」以及「延遲、延誤」的用法,前者如:「耽溺」、「耽湎」,後者如「耽誤」、「耽擱」等。

許慎《說文解字》說:「耽,耳大垂也。從耳,冘聲。《詩》曰:『士之耽兮。』」段玉裁在「士之耽兮」一句底下作注解時說:「此引《詩》說假借也,《毛傳》曰:『耽,樂也。』耽本不訓樂而可假為字,女部曰:『者,樂也。』」

至於「眈」則是「注視」的意思,《說文解字》說:「眈,視近而志遠。從目,冘聲。《易》曰:『虎視眈眈。』」《周易.頤卦》說:「虎視眈眈,其欲逐逐。」就是說像老虎般凶狠地注視,一付志在必得的樣子。今日「虎視眈眈」,通常用來形容心懷不軌,伺機而動的樣子。

「耽」和「眈」兩字由於字形相近,容易造成書寫上的誤用,從上面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耽」字在古代因為常常假借為「」字,因此在使用上逐漸取代了「」字,並且產生「快樂」、「沉迷」、「延誤」等用法;「眈」字則表示「注視」的意思,所以字形的偏旁從「目」。兩者是不能混用的。

談到「耽」字,唐朝詩人杜甫曾經寫過一首〈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開頭兩句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意思是說:「我的個性古怪,喜歡追求精鍊創新的詩句,如果寫不出令人驚豔的句子,那就至死都不肯罷休。」

杜甫不僅說出了自己創作詩歌的嚴謹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的詩歌風格與特色。

(選錄自《每日二字‧這樣用就對了》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