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團進團出 不再走馬看花

羅智華 |2011.06.26
797觀看次
字級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許多店家希望藉自由行為旅遊經濟注入觀光活水。然而,在此之前,如何做好相關因應與配套,也是陸客自由行政策能否順利上路的重要關鍵。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高中表示,站在觀光學者立場來看,他對於政府開放陸客來台自由行是抱持「樂見其成」的態度。他說,自由行有別於傳統旅行團「團進團出」的旅遊型態,旅遊行程不只更具有彈性,亦有助於旅客深入了解台灣本土文化。

高中認為台灣遲早都要開放大陸旅客來台自由行,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他表示,相較於旅行團固定行程的型態,自由行的旅遊空間較「自由」,可以由旅客自己規畫行程,安排想要旅遊的景點與天數,並針對特定景點進行好幾天的「深度旅遊」,而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走馬看花、到此一遊」。

有些人擔心開放自由行會不會造成對國防安全與旅遊景點維護的負面影響。對此,高中表示,其實開放陸客自由行就像我們開放其他地區旅客來台自由觀光一樣,不需要看得那麼嚴重。以景點維護為例,他認為開放自由行反而有助於降低台灣觀光景點的環境壓力,不像旅行團的「集中式觀光」,自由行具有 「分散旅客流量」的效果,旅客不會同時間一窩蜂全擠在日月潭或阿里山等熱門景點。

對於陸客來台自由行的配套措施,高中認為目前的首要之務就是先建立一套優質商家的標章建立制度,政府應做好台灣旅遊品質控管的「守門員」,才能避免不肖廠商將旅客當成肥羊、大敲竹槓。高中認為,這不只是針對陸客,也是保障各國來台自由行旅客的權益。

但現階段獲利的,卻只局限於特定的飯店業者、商家,原因在於,目前政府規定陸客來台觀光必須「團進團出」,意指所有來台的大陸客,都要由台灣的導遊「帶著走」,也因為如此,陸客的食衣住行與血拼,都被限制在與旅行社有簽約的特定店家。

在這種規定下,只有這些商家能得到陸客來台觀光的商機,而占多數的其他商家卻只有觀望的份;如今能改善此問題的方法,不少業者表示唯有讓陸客擁有選擇自由的權利,才能促使台灣的的觀光產業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但除了一昧的考量經濟帶來的利潤效益,犯罪率、脫團、非法打工的問題,政府是否有明確的配套措施,業者也有疑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