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觀念平台--王麻子剪刀

沙堅恆 |2006.08.12
405觀看次
字級

北京早年有一首民謠:頭戴「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瑞福祥」,腰纏「四大恒」,這首歌足以證明當年老字號的輝煌。據統計,海峽兩岸有上萬家老字號品牌,主要集中在醫藥、飲食、食品等行業。其中,經營效益好的僅占百分之十,保持原狀的占百分之七十,而長期虧損面臨倒閉的占百分之二十。

由於老字號企業普遍存在生產規模少、技術落後、設備陳舊、觀念老等特點,因此品牌普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北京王麻子剪刀的衰亡就是其中一例。

案例背景

「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在中國刀剪行業中,王麻子剪刀聲名遠播。早在清代就在北京城立足,歷代御廚都是愛用者。數百年來,王麻子刀剪產品以刃口鋒利、經久耐用而享譽民間。即使到了一九八○年代末,王麻子還曾創造一個月賣七萬把菜刀、四十萬把剪子的最高記錄。  

但從一九九五開始,王麻子陷入連年虧損地步,甚至落魄到借錢發工資的境地。到了二○○二年中,王麻子資產總額一千兩百八十三萬元,負債總額兩千七百七十九萬元,資產負債比高達百分之二一六點六,王麻子只有向法院申請破產。  

作為大陸國有企業王麻子,基本上沿襲計畫經濟體制下的管理模式,缺乏市場競爭思想和創新概念,是其破產的根本原因。長期以來,王麻子剪刀廠的主要產品一直延續傳統的鐵夾鋼工藝,儘管它比不銹鋼刀要耐磨好用,但因為工藝複雜,容易生銹外觀不佳,產品漸漸失去了競爭優勢。而王麻子剪刀卻沒能做出措施,及時引進新設備、新工藝;數十年來王麻子剪刀的外形,功能也沒有任何變化。

王麻子對兩岸企業家的啟示是,任何迷信傳統老字號,拒絕與時俱進後果都是嚴重的,世上沒有一種可以放諸四海皆准的終極老品牌。筆者對老字號品牌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總結了一些老字號品牌發展之路。

一 、確保核心業務,發展新業務;產業、產品結構老是老字型大小企業的一大問題。比如,以前賣布料的,現在還在賣布料,而現在大家習慣是買成衣。老字型大小企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產品結構,以適應新的需求變化。  

二、不故步自封;八成的老字號大小是中小型商業企業,生產規模小,市場範圍小,這主要是由於傳統的「前店後廠」的營銷模式所致。老字號要做大、做強,必須積極面向更廣闊的市場。  

三、以銷售為中心,加強行銷;老字型大小企業,普遍存在重生產不重銷售的特點,談不上對市場進行詳細的研究與系統的規畫、管理,銷售人員也成了送貨員、收款員。

四、加強品牌管理;老字號得以長久生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口碑,因此往往剩下的唯一資產就是品牌,因此,必須樹立品牌經營思想,在傳承品牌文化的基礎上,努力求新圖變,吸引新興消費群體,保持品牌的生命力。  

以企業經營來說,老字號企業必須把傳統經營方式與現代生產技術、管理方法結合起來,找到歷史基業與現代經營的契合點,讓企業的生產服務和經營方式更符合國際標準,煥發出現代風采。只有不斷變革創新,才能保證企業永保青春。適者生存、物競天擇,不管固步自封者擁有多少年的歷史,擁有多末輝煌的過去!不思變革的企業終將被淘汰出局。案例之二十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