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的文學感動

徐惠隆 |2011.06.20
1148觀看次
字級

桑達颱風從東台灣海面掠過,挾帶而來的威力,給宜蘭帶來整天滂沱雨勢。

雨,是蘭陽平原自古以來的朋友,它特別眷戀這塊土地。印象中,每逢《九彎十八拐》雜誌舉辦的悅聽文學活動,幾乎都在雨中進行,黃春明老師自我調侃地說,天雨甘霖,普施大地,文學就是生活中的甘霖,悅聽文學的活動,是以最陽春的方式,作者與讀者之間面對面,藉著音聲傳達,啟開欣賞文學、認識文藝之美。

每次上台,黃春明就大聲疾呼,甚至聲嘶力竭高喊小說閱讀的重要性,從梁啟超的〈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談起,他說「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接著,欲興道德,必新小說;所有宗教、政治、風俗、學藝、人心、人格的復興,都該從小說入手。

「把文學欣賞的感動還給大眾!」一直是《九彎十八拐》推動悅聽文學活動以來不變的理想,而「聆聽作家親自朗讀自己的作品」也是這個活動最吸引人的地方!

今年的第六屆悅聽文學分三個場次,在羅東、宜蘭進行作者與讀者面對面的朗讀作品活動。受邀前來的作家,包括左手寫詩右手寫散文的余光中;最早以文學進行三通、寫出鏗然大作《尹縣長》的陳若曦;卑南族才俊的原民會主委、也是哲學教授的孫大川;曾擔任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以醫人醫心理念救人的賴其萬;當然還有永遠同心不老的黃春明,以及《九彎十八拐》的志工編輯吳茂松老師等,老中青三代作者齊聚一堂,面對一群愛好文學的朋友暢談他們創作時的心境,也以聲音傳達他們對作品內涵的詮釋,台下聽眾之中,更是老中青幼四代同堂。

本著「因為我們對宜蘭有一份感情,所以很想為宜蘭做一點有益的事」理念的黃春明,為宜蘭辦一份叫做《九彎十八拐》,與宜蘭有直接間接、關係的雜誌,希望延續對宜蘭這塊土地的情感,甚至於渴望這一份人對土地的情感,能更擴展深耕。他總是以雜誌創辦人身分大聲疾呼文學閱讀、聆聽作品的重要性,希望從《九彎十八拐》出發,以峰迴路轉的活動舉辦,讓大家對文學作品肯定與認同,藉由大家力量推廣閱讀。

以自己為例,黃春明說自己是一個經常被退學的孩子,卻因為老師的不放棄,推薦他閱讀《梵谷傳》,讓他從書中得到許多啟發。他朗讀《戰士.乾杯》一詩,這是從小說,編成戲劇又寫成新詩的一個屏東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家庭的故事。這個簡單的家庭中,月桃編成的牆上掛著三張遺像:日本兵、八路軍、國軍,談起他們的家庭關係又錯綜複雜,三個敵對的軍隊擁有同一個家族中的成員,這是人間悲劇。面對三尊遺像,黃春明張口無語,只能舉起酒杯,發不出聲音地說:「戰士.乾杯!」

誠如黃春明說的,《九彎十八拐》的陽春型悅聽文學活動種籽要落在每個人的心田上,發芽滋潤,蔚成風氣,社會國家才有希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