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張雅雯報導】在態度上,面試一定要準時,不克前來、已經應徵上其他工作而放棄,都必須打電話告知,否則絕對會被內部標記為黑名單;面試時,禮貌和積極是不管面對何種主管都適用的態度,對公司的產品、評價也應該作足功課;面試結束後,寫電子郵件給面試主管,表達自己的感謝和強烈加入的意願,有加分作用。
何小姐補充,亂槍打鳥式的「亂投履歷」也會有壞印象,別以為撒網多,收穫就大,此外,雖然薪資和福利是求職者應知的權利,但她認為,主管並不喜歡求職者追問能得到多少薪資福利,因為有規模的公司有其一定的敘薪制度,主管會認為這點人情世故都不懂,可能「很白目」。
通知面試有訣竅是針對職務特質寫故事,電話詢問雙管齊下。求職者也有各自的「撇步」。曾經碰壁,後來摸透求職法則,只要投履歷就一定會被通知面試的方先生說:「履歷絕對不要寫與工作不相關的東西,並針對職位所需的特點去寫,比方工作需要細心,就用故事性的口吻,描述自己細心的行為,即使過去不細心,也要弄出來。」
對於求職,人力銀行也許是一個方便的媒介,不過擔任飯店服務員的范小姐卻指出,有的企業即使徵到人,也不會撤除徵才資訊,因此先打電話詢問屬意的公司有無職缺,再考慮是否要投履歷或求職,比較能節省等待時間、迅速得知求職成功的機率。
最好的求職輔助工具無異是職涯性向測量與不斷充實技能,怎樣不讓企業主與求職者都覺得找到「錯的人」?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認為,「職能評測」對求職者而言很重要,評量必須是針對國內情況,不能是國外評量或心理、人格測驗而已,「了解自我職涯的性向很重要」。
商專畢業的Sandy,就學期間兼職過公關、企劃、導遊、家教等職才找到職業性向,考慮發展路窄,出國進修三年完成大學與研究所的商管學業,回國後薪資上看五萬,她建議,如果沒有接觸多元的職場,了解自我,每半年做一次職涯測驗比較恰當。
二十七歲的謝馨瑩,本來是行政職,工作之餘進修彩妝技能,現在每月做三個案子薪水就有三萬,她說,只要不挑薪資與工作內容,工作機會很多,而多充實技能,未來能選擇的工作才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