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是目前最顯而易見的肺癌危險因子:台灣男性肺癌患者,高達八成可歸咎於吸菸,吸菸者得肺癌機率是非吸菸者的十到二十倍;愈早開始吸菸,罹癌風險也愈高。
統計顯示十五歲以前開始吸菸者,日後發生肺癌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十六點八倍,因此青少年吸菸特別危險;即使不是自己吸菸,若暴露在二手菸環境者,發生肺癌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兩倍以上。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彭瑞鵬表示,台灣最常見的肺腺癌當中,的確有許多人其實是不抽菸的,這不代表菸對肺癌沒有影響。此事實反映的是:導致肺癌的原因眾多,因此對於已知的危險因子「菸」,更應禁絕,臨床上多數吸菸者罹患肺癌,較常見的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和小細胞癌。
菸有超過八十種已知的致癌物質,科學實證除了足夠做出吸菸與肺癌之間有因果關係的結論,而且沒有研究證據顯示,吸低焦油的淡菸會減少罹患肺癌的危險性,不能因為這個名詞,忽略淡菸其實也是菸。
各國的研究也顯示,二手菸暴露與肺癌之間具因果關係,這些回顧性研究發現:從未吸菸者,不論是處於家庭或工作場所的二手菸暴露,都會使得肺癌風險增加二成到四成。
彭瑞鵬指出,預防肺癌的第一步就是拒絕菸害,除了自己不要吸菸,也要避免暴露在二手菸環境,彭瑞鵬表示,若吸菸指數超過四百,也就是每天抽一包菸、抽二十年來估算,即屬於肺癌的高危險群,因此可別以為自己抽的量不多就不危險。
吸菸者不僅罹患肺癌的風險升高,得到其他癌症的機會也增加,比如口腔癌、喉癌、胰臟癌、腎臟癌、膀胱癌,和子宮頸癌,都與菸害脫不了關係,因此防癌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吸菸、拒絕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