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一名婦人去年開始右上臂腫脹,以為是風濕病,用藥卻沒有改善,偶然與髮姐聊天,髮姐提到有人大腿腫脹,竟是子宮頸癌,這名婦人才警覺自己病症可能不單純,轉往血液腫瘤科影像檢查,才發現腋下與鎖骨有淋巴腫塊,發現是乳癌。
替婦人確診並進行切除腫瘤術的國泰醫院乳癌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上臂腫脹較常發生在手術後的乳癌患者,源自手術過度清除淋巴組織、或放射治療破壞淋巴,但類似婦人這種原發性的乳癌腫瘤壓迫淋巴,使得淋巴組織回流受阻而導致上臂腫脹,是他行醫二十年來遇到的首例,加上婦人沒有定期做乳房攝影篩檢,拖延一年才正確就醫,確診時已是乳癌第三期。
婦人腫瘤超過三公分,一開始先接受標靶藥物搭配化療,腫瘤縮小後再手術切除,術後恢復良好,原本無法舉起的右手,已活動自如。
杜世興提醒,要早期發現乳癌,必須「篩檢」以及「自我檢查」併行:四十五至六十九歲女性,每兩年應接受乳房攝影篩檢;即使篩檢無異常,平時也應自我檢查,若發現乳房大小不一、出現橘皮、乳頭下陷或出血等典型症狀,都應立刻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