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偈語:「都羅薩城在何處,日沒日出等閒度;到底群生得悟難,一身晉入諸天趣。」主要是敘述《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參訪遍行聖者的過程,其內容未被收錄在相關禪典或語錄;偈語作者不詳,有可能是明清之際的修行者或版刻創作者所撰。
據經文記載,「遍行外道」居處於「都薩羅城」的善德山上,雖然聖者是外道,卻成就色相圓滿,超越梵王,並有千萬梵天眷屬圍遶。
對此,《一切音義》也有一段記載說到:「善財童子第二十一詣都薩羅城,參遍行外道,徐行山頂,色相圓明。十千天人九十六種,觀器觀機,無依無作,得一切處菩薩行法門,證真實行。」
比較有趣的是偈語中「都羅薩城」有些錯置,從原典所載,遍行聖者所居處為「都薩羅城」。意義上,依《一切音義》的解釋,所謂「都羅」為「喜也」;「薩羅」為「出生也」;而「都薩羅」是指此城中出生無量歡喜事之謂。
所以,據偈語「都羅薩城在何處,日沒日出等閒度」,便可明顯判斷是善財童子拜謁「遍行聖者」的第二十一參。
另外,從版畫的表現,視覺焦點集中在版畫上的「出水蓮花」以及「蓮葉」。
「出水蓮花」和「蓮葉」以陰刻為表現,而蓮花和蓮葉上的觀音和童子為陽刻,從造型上來說,「出水蓮花」有觀音端坐其上,身著白衣,頭有髮髻,手持聖物;而「蓮葉」上則有一童子,手持淨瓶呈現嬉戲貌。
版畫創作者運用蓮花和蓮葉創造出「觀音」和「童子」的「此」與「彼」互動關係,蓮花和蓮葉互為彼此的關係讓我想起了一則禪宗公案。
某日,禪師問弟子,「蓮花葉上化生兒」,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別?
禪師的「蓮花葉上化生兒」究竟與古人是同是別,其實,我並不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禪師的弟子可能無法給禪師一個滿意的答案,所以禪師才會多嘴的說了一偈,他說「屎臭熏天亦偶然,法華爭敢為君宣;鼻中若有通天竅,一任橫行不著穿」。
禪師的偈語深奧難懂,可是「蓮花葉上化生兒」對我而言是一個美麗而高貴的約定,它不是偶然,也不是刻意,而是千百年前早已經約定好了。
我在「蓮花葉上化生兒」與佛有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