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心事】寧可枝頭抱香死

羅秀美 |2011.06.13
19093觀看次
字級

「寧可枝頭抱香死」,語出南宋鄭思肖〈畫菊〉:「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詩人說道,菊花不與百花一同綻放,獨自開在百花叢外的疏籬間,享受著無窮樂趣。它寧願獨自綻放,在自己的花香裡凋謝,也不願等到冬天被凜冽的北風吹落。

南宋詩人兼畫家鄭思肖(1241-1318),於元兵南下時,上疏直諫痛陳抗敵之策,惜未被採納。宋亡,鄭思肖孤身隱居蘇州。為寄託愛國情懷,坐臥必朝南,自號「所南」。所居之處命名為「本穴世界」,寓意「大宋遺民」。

此外,鄭思肖善畫墨蘭,宋亡後,其所畫蘭花未見根部,寓意宋朝淪亡的現實。其憂憤之心由此可見。因此,他以〈畫菊〉自喻,更可見他的不凡情操。

在這首〈畫菊〉詩中,鄭思肖藉菊花的孤高自處以託物言志,其實暗藏著詩人的人生態度及其對理想的追求。試想,每到深秋眾花凋零之際,人們往往便會在疏籬野徑裡瞥見菊的蹤影。它獨立自在,不旁逸斜出,以一貫的清逸,令人神清氣爽。因此,菊花的離群自處,特別顯示出一種獨特的趣味。尤其是菊花寧願在自己的花香裡枯死枝頭,亦絕不願被北風吹落於地的傲骨,令人動容。

而菊花的一身傲骨,不也正是鄭思肖自己的寫照嗎?他以畫菊之孤傲絕俗,表彰了自己的高風亮節,以及誓死不願低頭向元朝的決心。因此,〈畫菊〉不止是菊花的形象之呈現,也是鄭思肖的人生體悟之所在。

菊在百花之中,更與梅、蘭並列高潔之物。菊花所代表的超脫名利的淡定與從容,以及它在北風中寧可抱香死枝頭的堅忍形象,確乎值得玩味。賞菊之高潔,無形中亦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彷彿自闢一方純淨的心靈空間。是以,〈畫菊〉正是鄭思肖不屈不媚的人生態度之最佳註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