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同事陳小姐曾經說:「出門前如果發現家裡有髒杯子、髒碗盤,我一定洗乾淨再出門。」當時在場的同事聽了都覺得很納悶。
有人好奇問原因,她嚴肅地回答:「每個人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很難說,我是個愛乾淨的人,我完全不能接受那天回不了家,還要別人到家裡幫我清理用過的杯子、碗盤。」較年輕的同事竊竊私語:「太誇張了!那會那麼嚴重!」言猶在耳,沒想到事情就真的發生在自己周遭,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一年多前,有一天外子有點不舒服,在家人苦勸下,心不甘情不願地由我們陪同,到醫院就醫,卻意外住進加護病房,前後住院將近兩個月,還差點回不了家。自從親眼目睹外子突如其來被迫與生命掙扎的過程,我開始認真思索,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一天、一星期、一個月、一年、兩年……我首先要做的是什麼?而我未來的人生態度又是如何?
記得《用心去活》的作者大衛曾說過:「人在被推向生命的盡頭時,才能看得最清楚。」然而,這段日子接觸到不少從鬼門關回來及他們的眷屬,發現不僅人到「臨終」,只要真正痛過或親身經歷親人與生命搏鬥那一刻,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放下所有的恩怨、不滿、悔恨……一點一滴悟出人生的道理,並且深切思考「應該如何正確的走下去」。
只是,人很健忘,常常會「事過境遷」、「故態復萌」,不經意又讓自己開始計較一切,煩惱不需要煩惱的事,又開始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深深以為,我們應該持「倒數的人生態度」,隨時提醒自己,對自己的生命「去蕪存菁」,把握著現有的資源,安心做好自己,才不會做臨終時會後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