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會懷疑:「真的有觀世音菩薩嗎?」
或者,你會自問:「觀世音菩薩真的靈驗嗎?」
觀世音菩薩在哪裡?
他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當覺知到自己起慈悲心,即知有觀世音菩薩。
「求觀音,拜觀音,自己更要做個觀世音」,二○一一年四 月,星雲大師在香港紅磡體育館演講時,如此說。
《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為星雲大師繼《般若心經的生活觀》、《成就的祕訣:金剛經》之後推出的「心」經典第三部曲,帶領我們知見了:人間因為有了觀世音菩薩代表諸佛菩薩的大慈悲心,希望、信心和自在,永無斷絕。
本書詳述華人世界敬仰的「觀世音菩薩」,如母親般溫暖、慈藹的形象,對我們人生有形與無形的重大影響,以及我們如何發揮自己的內在力量,如同觀世音菩薩般助己、助人。
星雲大師向觀世音菩薩學習慈悲圓融管理法,將自己的心管理好,有時間的觀念,有空間的層次,有數字的統計,有做事的原則,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心裡有別人的存在、有大眾的利益。透過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奉行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健全自己,利益他人,並應用在生活、人際互動、工作、事業等各方面,提升自我的能量,做一個具有「慈悲心、智慧力、精進力」的二十一世紀人。
〈觀音管理〉專章,闡述「觀世音菩薩慈悲圓融管理法」,為佛光山多年來遵循、活用的「心的管理法」,成績有目共睹。此觀音管理法為星雲大師對觀音菩薩的創見,可作為個人、組織、企業的管理範本。
本書封面為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珍藏張大千繪製的觀音菩薩像,書內收錄十五件星雲大師墨寶,以及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所珍藏之張大千、溥小雨、施金輝等藝術大家所繪製之觀世音菩薩像,還有楊惠珊、吳榮賜等藝術家之觀音雕塑,極具有珍藏與欣賞、觀想之功用。
近年來全球暖化、天災不絕!讓我們學習觀世音菩薩,用「慈眼」觀看、對待眾生、地球和人間!慈悲,是二十一世紀我們永續和諧共存的法則。觀世音菩薩的力量,是一份感動的力量,而有了感動,才能有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