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問題嚴重,突如其來的天災不斷出現,之前日本關東大地震震出了日本核電廠核能外洩危機,但震不垮日本人臨危不亂的毅力,看「亞洲面面觀」單元的《武士的家計簿》中,在艱困環境下刻苦維生的精神,直透銀幕外。
《武士的家計簿》背景雖是明治時代,但藉著一個日本世襲會計師家族的興衰,特別是老一輩對昔日榮景無法釋懷而抱憾終身,對比年輕一輩懂得在困境中勤儉維生,甚至教育他們的小孩學習刻苦耐勞,影片背景爆發天保大飢荒的天災,對照現實的關東地震,這部影片藉古寓今、生生不息的意義,更加強烈。
東西女性相同生命力
人生無常,但活力無限,珍惜生命,常常能讓以為山窮水盡的處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折。《晚秋》裏的湯唯,《到阜陽六百里》的秦海璐,《好娘我最大》裏的伊莎貝雨蓓,《幸福的小雨傘》裏的凱薩琳丹妮芙,可以看到東西方不同女性,身上鼓動著相同的飽滿生命力。
「亞洲面面觀」單元的《晚秋》,湯唯是個女囚犯,出獄後一無所有,連摯愛的母親也死了,上天似乎一再奪走她擁有的人和東西,但奪不走她敢在孤寒蕭瑟環境裏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單元的《到阜陽六百里》,秦海璐在深圳經商失敗,輾轉住到上海的小閣樓上,當酒吧女清潔工,整理過去,安頓現在,更要重新開啟未來。
「城市物語」單元,凱薩琳丹妮芙在《幸福的小雨傘》中,雖然衣食無憂,但老公把秘書養成小三,女兒在她最需要的時候背叛她,她竟然能藉力使力,一一扭轉乾坤,活出更精采的人生;《好娘我最大》中伊莎貝雨蓓,不僅失業,還被女兒禁止參加婚禮,雨蓓遠赴濕冷的海邊,雖然仍被男人拋棄、被炒魷魚,但她對人生的態度,就像滿懷去巴西旅行的夢想,以及身上五彩繽紛的衣服和化妝,永保鮮艷熱情。
愛與包容是良藥
紅塵俗世多煩惱,工作、家庭兩不順嗎?「英倫潮流」單元的《鐵娘IN工廠》,在狹小悶熱空間裏打工的中年婦女,不同意性別歧視造成的減薪,罷工、走上街頭、包車遊行,她們罷工的同時,還要承受家庭面臨分崩離析的問題,卻沒有人逃避退縮;達爾文發表驚世的「進化論」,在《愛,進化》中,我們看到達爾文是在喪女之痛、飽受宗教的壓力、與太太僵化的關係、實驗導致肉體病痛等折磨中,用愛與包容,成就個人生命的進化,才能完成全人類的「進化論」。
家庭破碎、童年陰影難消嗎?「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項目中的《愛,讓悲傷跨越》,忍受丈夫毆打的母親,造成女兒心中永遠的痛,母親臨終想見女兒最後一面,已為人妻人母的她,勇敢面對不堪的往事,老公和女兒貼心的鼓勵和支持,是讓她傷口復原的良藥。
老、病、死是人生必經歷的過程,「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單元中的《小麻雀的天空》,罹癌的母親在臨死前,分別告訴受困於不同問題的三個女兒一句話:不要害怕面對過去,勇敢做決定,以自己為榮。宛如用盡體內最後一絲火花,點燃三個女兒的生命之光。旅澳台灣女導演陳玉秀用東方情懷,將這部西片處理得細膩感人。
「亞洲面面觀」單元的《跟著春天去旅行》直視老人棄養問題,少女目睹跛腳的外祖父,遭受親生哥哥、弟弟、姊姊們冷酷無情對待之後,她決定和外祖父相依為命,不是同情,而是感同身受、尊重與愛護長輩生命的倫理真情:你今天怎麼對待你的長輩,明天你的晚輩就可能怎麼對你。
熱情生命不孤獨
即使生命之歌即將終止,也不應該任意讓它跳針。「英倫潮流」單元中的《尋找第三顆星》,自知不久於人世的青年,和三個好友展開交心之旅,積累的喜、怒、哀、樂一股腦爆發,因為有朋友相伴,無論旅途終點在哪裏都不孤獨。
「紀念鄧光榮」單元中,特別選映當年他監製、王家衛導演的《阿飛正傳:粵語原音版》,電影中的六個角色,象徵不同的生命力,無論順勢而流或逆勢而飛,無論自在或拚搏,各展風情;「特別場」單元,克服種種問題才得以選映楊德昌執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而且是四個小時的完整修復版。《阿飛》的監製鄧光榮、主演張國榮、主唱梅艷芳,《牯嶺街》的楊德昌皆已辭世,這兩部經典影片的重要性,無庸置疑,歷久彌新;而這兩部影片不會被忘記的重要原因,是他們生前奮力擁抱生命的熱情,將永遠活在記得他們的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