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人生】吃軟不吃硬─杏仁豆腐

汪治惠 |2011.06.11
978觀看次
字級

文/汪治惠

我的「杏仁豆腐哲學」說:願意陪伴著吃粗茶淡飯,還甘之如飴的性情中人,定是人生旅途上的好咖良伴。
有些吃食偏好,不知何時開始,一旦養成,可是很難改變的習慣。就像我愛吃「杏仁豆腐」,還有個「杏仁豆腐哲學」。

對於軟嫩、清香、微甜的點心,我一向沒有抵抗能力,還心甘情願成為俘虜。理由很簡單。生活壓力已經夠大了,一定要隨時舒壓,保持EQ穩定,讓情感流順轉折,注意日常作息節奏轉換,用點心思,滋養對生活的感動,在平凡中找疼惜的愛、輕觸柔軟的心。

所以,看到「杏仁豆腐」,不管是如沒擦胭脂不塗粉、大剌剌塊頭兒的村野鄉姑,坐在大桶內任君挑選,還是精雕細琢上了彩妝、窕窈身影倚水晶盤的貴氣甜姐,我沒有不愛,還非得吃個精光,才是滿足。那入口溜滑挑戰視覺和味蕾的雙和弦,不論獨享,還是分食,哎呀呀,那芬芳,那滋味,如冷泉甘霖,濃郁的不是口感,而是來自異域的神祕魔香、精采顏色,好個低調奢華,高調享受啊!

懷念溫柔滋味

我愛杏仁滋味。小時候在外公家玩樂的日子,入夜後街上有人叫賣,阿公拿保溫杯裝回一壺杏仁茶,老小倆在書房有一搭沒一搭的喝著,濃濃白液、淡淡幽香,溫暖滋味細膩甜潤。阿公的杏仁茶,是難忘的味覺記憶。

後來,杏仁滋味變成實驗品。國中時候,在少數沒被老師偷天換日「借」去上數學課的家政課時間,一群少女七手八腳、邊做邊玩製作杏仁豆腐。沒啥了不起的玩意兒,卻是被升學壓的氣喘喘的孩子們珍貴的活動。杏仁滋味的同窗友情,更是一分拋開書本的短暫解脫。

上大學後,杏仁滋味變成酷酷的「杏仁牛軋糖」。口袋裡揣兩塊,走到哪帶到哪,想起來就咬一口,那是種安心感,軟軟的溫柔滋味。

古時候,「杏仁豆腐」是用粗粗醜醜、一紮一大捆的「洋菜」當作聚合劑,與甜點、糖水、香料搭配製作而成。然而在凡事升級的現代社會,只因商人說:「寒天養生,還能減肥」,於是,一包便宜的「洋菜」便升級,被深海精煉的「寒天」取代。

無論如何,要做「杏仁豆腐」,「洋菜」就是搭杏仁,再怎麼升級,「寒天」還是搭杏仁。那麼,就加點新奇裝扮吧!讓白嫩的「豆腐妹」換張流線形瓷盤端坐,搭一球好吃的冰淇淋,匹配鮮紅嫩綠應時水果,找個真心、體貼、有情的人,一起分享。

「杏仁豆腐哲學」說:願意陪伴著吃粗茶淡飯,還甘之如飴的性情中人,定是人生旅途上的好咖良伴。

杏仁豆腐

準備材料:

寒天粉一小袋

清水二杯

煉乳適量

香精(杏仁精、香草精)適量

冰淇淋適量

另備器材──模型數只

動手做:

1.將清水燒開後,關火,放入寒天粉末,攪拌,待完全溶化後,離火備用。

2.加入煉乳、香精,拌勻後倒入模型,放入冰箱冷藏降溫,完全凝固約需要半小時。

3.裝盤時,用小刀插入模型內邊,輕輕挑動,讓空氣進入,即可輕鬆去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