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行政院昨天通過《農業基本法》草案,草案內容包括中央政府應明訂糧食自給率目標,建構糧食安全管理及儲備機制,及確保糧食潛在供應能力,建立農地分級分管理機制等。
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農業是立國的根本,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糧食安全備受關注之際,有必要重新省思農業的定位與功能。
草案要點規定,中央政府應訂定施政計畫據以實施;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與中央政府適切分工,促進當地農業發展。同時,為確保糧食潛在供應能力,應建立農地分級分區管理機制,確保農地總量管制及品質,引導農地合理利用;落實農地農用,對優良農地實施高強度的管制,並增進農業用水效能。
草案明訂,為減緩氣候變遷對農業及糧食安全的衝擊,政府應運用科技提升農業抗逆境能力,發展低耗能、低排碳的農業經營模式;政府應建構從生產到消費的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推廣農業產品認證、驗證制度及健全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
草此外,政府應實施系統性培育與傳承制度的農民終身學習;優先輔導具備農業經營專業能力的新進農民購買耕地從農,並建構完整農業推廣體系,採行保險或福利措施,以增進農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