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發現寶塚大劇院旁邊這家名為「伊萬里」的咖啡店時,就決定一探究竟。
伊萬里是個美麗的港口,四百多年前的江戶時代,「有田」產的瓷器都從伊萬里輸出,當時的「有田燒」就叫「伊萬里」。一直到兩百多年前的明治時代才開始用瓷器產地來
命名,有田燒正名了,江戶時代的有田燒升格為「古伊萬里」。
我猜店內一定收藏伊萬里的瓷器,果然,還來不及點咖啡,就在玻璃櫥櫃裡,發現一只平安時代美女小町的伊萬里瓷盤、咖啡杯組,好像隔著玻璃跟我眨眨眼。
來這喝咖啡的人多多少少和旁邊的寶塚大劇院有關,像我們這種遊客應該很少,店裡到處貼著寶塚名角親筆簽名的海報,彷彿所有的步調都和寶塚息息相關。
老闆笑咪咪地煮咖啡,那是初夏的五月,我們從神戶搭車穿山越嶺到寶塚,主要是去看手塚治虫的紀念館,順路到寶塚逛逛。
咖啡是一定要喝的,有時候是旅途的休息站,有時候是目的地。吃吃喝喝補充體力,上上洗手間簡單梳洗,寫寫筆記、檢查電池、相機,確認行程準備零錢,理好行囊及心情,繼續往下一站出發。
如果碰到好喝的咖啡、好吃的點心、有意思的老闆、精采的收藏,那就是旅人的福分。
伊萬里完全符合。
笑咪咪老闆煮咖啡用「虹吸式」,田崎真也先生形容是:「熱水和咖啡的舞蹈演出!萃取過程一目瞭然,戲劇效果絕佳。」老闆認真攪拌咖啡粉的神情好溫柔好可愛,空氣中咕嚕咕嚕的聲音充滿等待的喜悅;老闆娘自家手製的葡萄柚果凍苦中帶甜,就放學後母親為孩子準備的點心,簡簡單單,愛心滿滿。
我不敢請老闆把櫃子裡的伊萬里拿出來借看,笑咪咪的他不知從哪裡拿出自己的私藏,霎時間,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連老闆娘都忍不住笑出來,原來那只小咖啡杯的內側全部鍍上一層厚厚的金箔,貴氣逼人。
果然是伊萬里的擁護者,在江戶時代中期畫家──尾形光琳,將他最擅長的裝飾畫表現在瓷器上,華麗的東洋風格被稱為「琳派」;除了豐富的彩繪紋樣,再加上金泥或金箔,低溫燒製,這種手法就叫「金襴手」,風靡一時,是當時最受國外歡迎的風格,訂單源源不斷,還被稱為「白色寶石」!身價不凡。
也許和絢麗的寶塚為鄰,伊萬里的華麗風頗相配,但也僅只於那幾件收藏;在這裡應該看盡台上台下的真實虛假,更能安安穩穩地居家度日吧!
喝完咖啡,經過一群守在寶塚後門,翹首盼望,等待偶像出現的粉絲時,我心中這麼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