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應景的粽子多以糯米為主原料,粽子下肚後,消化不良及胃脹氣也相隨。醫師建議,吃粽子最好多咀嚼幾下再吞下肚,消化比較好。
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盈芝指出,粽子使用的糯米,與一般所食用的白米,澱粉成分不同,烹煮後黏性高,在腸胃的排空速度較慢,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容易脹氣。
楊盈芝表示,吃粽子時最好多嚼幾下,利用唾液中的澱粉←分解糯米的支鏈澱粉,進入腸胃後較好消化;選用纖維質高的五穀雜糧粽,則可避免血糖偏高的人血糖增加太快,最重要的是粽子不要吃過量。食粽子後要補充富含酵素的水果,例如木瓜、奇異果及鳳梨,或搭配不含糖的茶飲,都能降低油膩及脹氣感。
中醫師江昱寬則指出,從中醫角度觀察,用來幫助消化的「消食藥」,常見有山楂、烏梅、神曲、麥芽等,其中,前二樣具天然酸性,能刺激胃酸分泌,可幫助消化;而後二樣則有助減緩脹氣不適。